蝉声不扰怎是夏
天色虽然很晚,但还是要出去走走,因为今天6000步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夜晚出去散步,最好是往人多的地方去,在这夏夜深黑的夜晚,最好不要一个人独行,尤其是去那些偏僻的地方。如果散步,去洛浦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我向你推荐。
每到夏夜,在洛浦公园,除了见到散步的人群,你还能见到另一类人,他们不散步,拿着手灯围着一棵棵的树在转。是的,他们在捉蝉的幼虫。
蝉的幼虫,在老家我们称为“爬茬”,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晚上睡一觉,第二天早晨在树干或者树叶中间,总能看到蝉褪去的外壳。听大人说,那壳是一味中药,可以卖钱。于是我们就在夏天里围着树转,找那些蝉蜕去的外壳。那壳很薄,也很脆,一不小心就碎了。一夏天也积攒了不少,最终也没有卖钱。
高中课本里有一篇说明文,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蝉》,文章写得很美,我认为那不是一篇说明文,简直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从那篇文章里,我知道了蝉的幼虫在钻出地面之前,要在地下生活三年时间。为了享受夏天的那份燥热,还有那留给世人的绝响,在地下要待上三年,真的很不容易。不由不使人更喜爱这小小的昆虫了。
还是拐回头来再说说洛浦公园里那些捕蝉人吧。他们捕蝉的目的是为了一饱口福。其实蝉不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味美食。我总认为,如果不是家养的,或者是人工大量繁殖的东西,是野生的东西,都不要去迫害它。每种生物都有在这个地球上自由自在生活的权利。我们人类只是这个地球上一个普通的物种。有什么理由剥夺别的物种的生存权利呢?每一种物种,能够生活到现在,都有它生存的法则。就拿那些小昆虫、小动物来说,在每一个食物链里,它们都是至关重要的,也许在夏天里有一种鸟就专捕食蝉,若没有了蝉,那么这种鸟就会减少或者绝迹。我们不能为了饱一时的口福而灭绝了一种动物吧?不吃蝉,我们一样会生活的很好!
蝉这一种小昆虫,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写作素材呢。“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诗人笔下,这蝉声哪里是噪声,分明就是山林的幽静之声。妇孺皆知的骆宾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写的《咏鹅》。其实骆宾王还写了一首《咏蝉》名诗呢:“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是呀,在地下黑暗里呆了三年,一旦见了光明,就站在高枝上高亢的吟唱着,直至生命结束。谁知道蝉的这份用心呢?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谴责谁,意在告诉大家,蝉这种小昆虫,不是用来食用的。它们在黑夜里钻出地面,目的就是怕那些动物、鸟类捕食。我们人类不应该成为蝉的最大杀手,小动物们不知道蝉的可爱,我们人类是知道的,如果你还不知道蝉的可爱,那我就请你和孩子在假期里一块儿读一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吧,你会爱上蝉这种小昆虫的。
窗外的蝉又叫了,拥着蝉声入眠。没有蝉声,怎么能叫夏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