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企业培训师、培训管理、培训需求调研、培训影响圈
输出时间:阅读梳理40分钟+模板制作及卡片呈现50分钟+简书文案30分钟
图卡展示:

1、知识描述:
本书第2章写了课程培训需求调研,包含确定培训调研对象、确定调研目的、选择调研方法、实施调研方法及需求调研分析五个方面。
2、我的联想:
“不要妄想自己是主角,主角只是个传说。”
在企业HR工作中,我们知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应该是老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部门head。
同样,在企业培训工作中,学员的直接领导在培训项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根据【培训相关人员在培训各阶段对培训效果的影响】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因素排名前3中,关于直接领导的占了2个,分别是培训前对学员的辅导和培训后的运用环境营造。
在培训授课时,我们要以学员为中心,但是在培训项目整体掌握时,我们应该先去搞定老板——学员的直接领导。

3、我的经历:
在企业培训内部培训氛围相对不那么开放的情况下,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培训报名通知发出去了 → 报名人数寥寥无几 → 培训管理者着急(可能导致无法开班)→ 一对一定向邀请符合培训要求的学员→学员反馈:工作忙,没时间 ”
这大概是最鲜明的“工学矛盾”的例子了。
4、启发行动:
① 培训项目第一步—— 搞定干系人员
之前学过一个工具,用于处理跨部门协作事宜,叫做——方案海报,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动作——绘制“干系识别图”。
培训管理者/HR做的项目培训不仅是一个人的事儿,搞定HR部门领导、业务部门领导、学员、培训讲师,这四大干系人员显得非常重要。
梳理出干系人员之后,再去分析干系人员的付出和获得,最后去获得干系人的支持,事情也许就会容易推动许多。
②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 改变你能改变的
“影响培训圈”和“非影响培训圈”的划分给了我一个警示,培训人员总是被赋予这企业内部学习能力最强的那个人,于是,只要出现问题就来找培训来“医治”,但有一些问题并非是培训能解决的,所以需求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是学员“该不该”或者“想不想”的问题,那就交给流程制度和激励制度去解决。
③ 目标清晰,不做无用功
我们常用“沟通漏斗”为理由来逃避“目标偏差”的问题,以至于经常做无用功。
运用多样化的调研方式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就显得极为重要,用用户思维去挖掘对方到底要什么?去了解他的纠结,去了解问题产生的场景。才能更好的瞄准目标,弹无虚发。
调研方式:访谈法、问卷调研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资料分析法、测验法。
【思维导图】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