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上有个话题很火“大学一直单身是什么体验”。四千多个回答中不乏一众毕业单身狗大吐苦水,但是绝大多数的答主,还没有离开大学校园,甚至是刚刚迈入大学,就已经预想到了几年后的自己依旧会是单身。
总有一个人在爱着你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刚进大学没多久就这么着急脱单呢?
“可能是觉得高中找不到对象是因为管的太严”
“大一不脱单,以后就难了”
“偶像剧看多了,觉得象牙塔里会发男朋友”
“如果一个人没有谈过恋爱,又长期食用各种口味的狗粮的话,必然会对恋爱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位谈了一场恋爱,就能拥有整个世界”
…… ……
人的想法总是千奇百怪的,不过恕我直言,之所以刚进入大学就想脱单,还不是因为你之前就已经单身多年?毕竟,大学里的母胎solo可不在少数。
图片发自知乎
这也不怪我们嘛,平胸而论,咱们的教育体制的确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们在最佳时期恋爱。
村上春树曾说“我想,恋爱的最佳年龄大概在十六岁到二十一岁之间,个人差异当然是有的,不能一概而论,但若低于这个,难免显得稚气未退,看着让人发笑;而若过了二十一岁甚至年届三十,必有现实问题纠缠不放。”
对此,我是深以为然的。
十六岁到二十一岁正好是我们最青涩懵懂、最纯洁美好的一段时光,因而,在这期间的恋爱也是最纯粹的,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忆。
而一旦过了这个时间段,一切就大不一样了。
我举一个最简单也最直观的栗子:以前和陌生人见面,人家总会问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在哪学习/工作;而20岁以后,他们通常还会加上一句“有男/女朋友了吗?”
单身到底快不快乐取决于自己
“我只是没有遇上一个我喜欢而又喜欢我的人”
这是大部分单身人士的无奈。
其实,大家只是走入了“不将就”的误区而已。
选择孤独还是将就
多数人在没有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就已经把别人一棒子打死“我对他没感觉,不想随便将就,浪费时间。”但事实上,很多水到渠成的爱情都是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那种“一眼定终身”的实在太过虚无缥缈,也不怎么牢靠。
对于想脱单的人士呢,我这有两条小建议,仅供参考:
1. 认真审视自己,有计划的拓展社交圈
这条呢,是针对有比较“功利”想法的童鞋们的。如果你只是想脱单,想找到一个还不错的对象,那么请你认真的审视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努力将之发展成为你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向你的理想型所在的圈子靠近(经济适用型也不错哈);
2. 努力打造有趣的灵魂
如果你对感情的要求更高一点,或者已经有了不错的目标,请你一定要先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魅力,然后再开始行动。
听说学会聊天脱单几率会提高
有一句话呢,我认为说的很对
“你找不到理想的另一半很正常啊,你不是也没有变成理想的自己吗?”
所以啊,在遇到那个命定的人之前,请先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自信最美
别问我有没有男朋友,脱单不成我还不能好好学习啊(手动不屑)
电影《怦然心动》
祝大家早日脱单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