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说,我的妈妈是一个那个年代,高学历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又真正一生全职的妈妈。
记忆里,十几年前,有一次,一位漂亮的阿姨,在跟我提起我的妈妈时,眼里闪出明亮的光,话语激动,满脸绯红。
阿姨说,那时妈妈就是同学们眼里的“倪萍”,回忆里满是属于那个年代,她们青春的美丽。
那个阿姨就是妈妈的高中同学,那时,她们三十几岁,我十几岁。
那时,我不明白,那个阿姨的动情,现在回想起来,我懂了,也许就像张柏芝提到黎姿时,说承认她是唯一一个比自己漂亮的女人,情愫大抵也如此吧!
长大后,对“美”有了深切体会,我更确信,妈妈是美丽的,她的女儿们,尽管也常被贯以清秀,精致等字眼,不是也没有一个达到过年轻时的她的峰值,颜值和身材吗?
美则美矣,老则老矣,也如倪萍,际遇孩子,无怨无悔,但是,天底下哪一个妈妈的老去,又能说与子女无关呢?
她善良,甚至可以说到了傻傻的那个样子,做什么施散,好像都是不假思索,凭心而为。
她也是宽容的,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有什么事情什么人,会令她费解过一样。
想着她,我就很轻松随意,不用留一点母亲的威严去絮叨,相比,爸爸是沉重而庄严的。
所以每次,我都不用去怀疑自己表达有限,而把所有的文字,都哗啦啦地一泄如注,留给了妈妈。
想着她,我还会想起发生在她身上,许多许多的可笑的琐事和言语,谛笑皆非的。
让人觉得,世界单纯到行路的人,走着走着,可能就能神彩地飞起来了,甚至可爱到大老虎碰了面,都会满面春风地过来,握个手问声好的吧,绝对不是吃人的"主儿"。
单单这般,如果是生在这个时代,她本该是个受宠的小女子,独立热闹,有着风轻云淡的又极其随顺的一生吧?
可惜她的一辈子,从没走出大院子,只属于了我们姐弟五个。

21岁时,她生了我,家中长女,之后的十一年里,也一直继续在扮演着孕妈妈的角色,于是,我有了三个并不在预计之内的妹妹和一个求之不易的弟弟。
在当时“人口计划”限制生育的时代里,她逃难过,奔走相告过,在物质不算充裕的条件下,她怀胎十月,粗衣素食,以丰产南瓜为主食过。
她得过大病,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时,需要手术,当时医辽条件并不发达,这种风险,让爸爸使出浑身解数,在医生身上“压宝"。
那时的我,什么都不懂,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放学后,我收到小姨带回来的一件绿毛衣,那是妈妈住院期间,给我织的。
也许,一个母亲,徘徊在生死边缘,那是她在用爱,在编织属于未来的回忆。
妈妈在她28岁时,经历过生死考验,幸运的是,她回来了,与病魔,打了漂亮的一仗,作为已是四个孩子的妈妈,她没有落下责任。
这种经历,让她每每在提及往事的时候,情不自禁地笑着掉泪,准确地说,她坐了六个月子,(我知道,在我之后,有个弟弟,天差阳错,当时痛失),痛并期盼着。
当生下二妹的时候,小姨要抱养,抱走了两天,她又叫人把她接回来了,当生下三妹的时候,她把她紧紧地抱在怀里,像个宝贝一样死死看守,也留在了身边,四妹更是坚定如初。
天大的喜事,就是我有了弟弟,妈妈每天把他抱在怀里,看着看着都会笑出来,她每天给孩子洗完澡后,亲吻儿子的小屁股小脚丫,已成为“宠儿"的笑谈,可这却也是不为人知的,她最幸福的时刻。
当我升为人母,有了自己的孩子时,更能深刻地体会出了,这种母亲本能的爱与依恋。
她坦言,是对每一个孩子的爱与不舍,让自己挺过来了,让家更完整。
也许,在那时,就注定,子女,会撑起她的一生,我们也永远欠了她一生,她更加精彩的一生。
但还有什么事,在她眼里,比先照顾好五个子女,更紧急更重要呢?
想起来,她原来也是姥姥姥爷的掌上明珠吧,正如作家龙应台,在回忆母亲时《明白》一文中,所写道:
我妈也是杭州的绸缎庄大小姐,怎么这么“豪气”啊?当然,逃难,还生四个小孩,管小孩吃喝拉撒睡的日子,人怎么细得起来?
也许,那个时代的妈妈,都是在时刻战斗着的,仿佛英雄般地存在着,感觉里,我的妈妈从来也没“细"过。
她不会把每一件衣服,洗得白得发亮,但保证每个孩子从不会冻着,她也不会把食物做得精美如画,但我们每天中午放学,走到路口,就能闻到一桌子的饭菜香味。
她顾不上找我们谈心,也不屑去到处炫耀,哪个孩子又考了第一名,争气的我们,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从没给爸妈丢过脸。
但我们抱怨过她,没有正式教过我们什么,一条条的所谓的真理,一套套强有力的本领,导致我们在年少时,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独自摸索前行,无法游刃有余!
直到今天,女儿们长到了不惑之年的年岁,突然间,什么也确实都明白了。
原来,有好多的时候,我们自己都在吃惊,在我们的日子里,我怎么做法想法,居然有点“妈妈风”,这就是一个母亲,对女儿无形的影响力!
关于爱自己的孩子,关于日常的习惯,还有许许多多,不可自制的善念与可笑到可爱的愚蠢,这不也正是一个女人,歪打正着教会子女的本领吗?
她的一生,双手都没停下过,一生在做好吃的给我们吃,也给自己注入营养精华,保持正常体力,也半生在慢性的疾病中渡过,却亳无自忧感,实属难能而心宽体胖。
从小到大,她总是喜欢把我们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并且重复着这一句话:没事就自己看看书吧!
不管寒假暑假,也不管是当我们十七八岁时,还是二十七八岁时,还是已为人母,带着孩子回去时,想想也是好笑,而又有种无以言说的幸福感。
难道我们一直是个孩子,可以陶醉在书籍的海洋里,而忘却人间一切烟火吗?
在今天倡导全民阅读的社会里,妈妈这一点做的确实前卫而明智,但这并不是她的刻意而为。
高晓松曾写给女儿一句话:愿你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妈妈的这个举动,饱含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保护和内心最纯真的爱,也许所有的动机,只为照亮这一句动人的话语。
妈妈有一个数年来的爱好一一打麻将,尤其是步入老年以后,好吧,你可以继续下去,但是要在保证好睡眠的时间下就好,为了再数年后,老年痴呆症不轻易来找你,你快乐开心就好,这也是我所理解的一种孝顺了。....
[哈欠][哈欠][困][困][困]
一一一一一写于母亲节前4月25日
网友评论
一生为子女奋斗着,从来不考虑自己。
因为母爱,伟大无私。❤
我特别向往不那么深重,又各自安好,各自更独立的爱,不再那么无私,这样更理性吧
只是,她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她们爱孩子的本能太强大了,强大到忘了自己。
我有一个姑奶奶,她跟我说,她觉得自己的一生都只为孩子而活,我当时极不赞成,但过后又明白了许多。
或许母爱真的是一种强大的本能,强大到忘了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