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即将过去的这段时间,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写作,心中不免产生一丝迷惘,静下心时便有了一些思考。
每天我在网上会刷到一些文章,看到一些朋友晒出自己的成绩单,譬如在纸媒发表了多少文章呀;开启新的长篇小说模式,每天持续输出七八千文字呀;写好的小说在网络平台签约上架呀!老实说看到这些东西,我就觉得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毕竟相形见绌呀!其实这种现象再正常不过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做最好的自己才是重要的。
最近我有意放慢了投稿公众号的频率。原本只要努力,每天过稿一篇文章,都不算是太难的事儿,然而即使这样,又有多大意义呢?我时常会遇到朋友们的诘问:你发篇稿子多少钱呀?我总是惭愧地说,少得可怜,几乎没有的!朋友一脸懵圈,对我的所为觉得有些不可理喻。如果说要证明自己,其实我已经部分做到,发过的200篇公众号文章可以作为一个依据。如今在公众号上发文,我早已没了当初第一次发文时的激动与欣喜。
前一阵我在一家知名的文学公众大号上投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已经采稿推送了。正当我以为另一篇稿子被编辑毙掉的时候,没想到那篇稿子今天也在平台推送了。这让我认识到,只要写,机会总是有的。下一步我要接受一个新的挑战,开始多向纸媒投稿。不惧失败,锲而不舍,发起冲击,这样今后我投稿公众号的文章可能就会少得多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最近在头条上写作的一些感受。在头条,我花了近三个月时间过了千粉,开始有了一些收益。过去我主要是发图文文章,每天发一篇小小说及一篇散文。对于悟空问答,我觉得大家回答的问题千人一面,了无新意,便很少写。对于拍视频,这并不是我擅长的,暂时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
我注意到自己的创作模式还是有些单调,写文章缺乏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时候就是把自己在QQ里写的日记式的文章搬到头条来,碎碎念生活中的一些琐屑,这真的是大错特错了,阅读量不太理想也是预料中的事。试问咱既不是自带流量的名人,亦非网红,读者凭什么读你的文章呢?很长一段时间我就那么写着,每天进账一两元钱倒也怡然自得。
通过阅读网友们的文章,我意识到,对于新媒体写作,我必须加强学习,写出的文章必须给人以收获与启迪。既然来到平台,就必须适应平台的规则和各种条条框框,竭尽所能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否则矫情一点,什么都不在乎,尽可关起门来写日记好了。
当然,我过去写的一些文章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曾出现过几款爆文,只是相比而言,那样的文章还是太少了。我最近写了几篇微头条,有的阅读量还不错,至少比写图文文章高一些。选自己身边熟悉的题材,抓住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以平实通俗的语言,写一篇五六百字抑或千把字的微头条,这对我来说并非难事。倘若真的这么写下去,一定不是我过去写文的风格了。很多时候做出改变尽管艰难,但却未必是一件坏事,我期待着这种改变能给我带来更大的收获。
现在我手头上还有一些过去写的稿子,质量可能相对差一些,但通过修改,我仍有信心将其中的一些文章在公众号上发表出来。然而这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它终究不能让我煮字疗饥,改变当下窘迫的生活。自然,只有持续地写出优质的文章,才能对得起读者和平台,也使自己获得一点成就感。不管怎样,慢慢写,做最好的自己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