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上译厂的《红楼梦》有声剧有点上瘾,原著的声音演绎,比起看剧更有想象力。如曹雷演绎的老太太的,把一个慈祥威严,高雅的贵族老太太表现的鲜活生动。更可贵的是声音演绎的时间叠加使用价值,更是大爱,每天茶余饭后之间听个一两回,一月有余,这个大部头居然就听完了。
小说不在说教,只是用人物自身性格描写,人物的命运,时代的命运便贯穿而出。
如红楼中的家教描写。宝玉的哥哥贾珠英年早逝,关于贾珠,原文并没有太多细节,只有寥寥几笔提到,第一处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他一句话就交代了贾珠的一生。我们且看原文: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贾珠第二次被提到是在宝玉挨打时,这一回王夫人为了从贾政棍棒之下救出宝玉,把自己已去世几年的长子也哭了出来。我们且看原文:
(王夫人)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这一段话透露了两个重要信息,贾珠之死是王夫人、贾政、李纨心头之痛,不仅仅因为他身为长子英年早逝,更主要的是贾珠很优秀,按照我们今天来说,应该是品学兼优,懂事上进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被贾政寄予了厚望,是未来可以光耀贾府门楣,能够承继家业者。
因为暴打之后,老太太出面护犊,自此贾政对于宝玉几乎不再严厉管教,长达数年都是自由放任的。
这是很多中国家庭家教的常态,父亲的管教或者严厉苛刻,或者放任不管。宝玉虽说天资不错,可惜了早期贾政的过于严苛,时常当着众人之面直接批评打击宝玉(大概10岁前),后期因贾母护犊,直接不管教10-15岁之间,宝玉几乎不读书的,每日就是和姊妹丫头们嬉笑玩闹。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时光就如此荒废了。
再看贾府4春中,迎春和探春性格迥异。虽都为庶出,但是一个柔弱,一个独立。
迎春生母早亡,邢夫人对其几乎不闻不问,只是名义中母女罢了,故迎春独善其身,向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司琪大闹厨房一幕,说明迎春不善管理,放纵下属。司琪被逐出大观园,她一味接受服从,这样的性格也为她反嫁中山狼埋下伏笔。
探春虽为赵姨娘所生,但是却是受的王夫人教育,知书达理,坦荡独立,更有着相当优秀的管理才能,连王熙凤都要让着3分。如凤姐生病期间,探春代为管理大观园,革新除弊,精简人员编制,发动下属积极性,把个大观园管理的比凤姐期间还要出落。再如,抄检大观园中,实在精彩绝伦:
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平日虽然听说探春玫瑰花的诨名,况且又是庶出,她没把探春放到眼里。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她觉得王夫人都对她令眼相看,何况别人。今天见探春冲凤姐发怒,只当是探春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
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
探春打王善保家的单靠荣国府小姐的身份就够了。姑娘是娇客是千金小姐,姑娘的衣裙岂是一个婆子可以碰的。王善保家的这是自己找打。于是探春指着她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然后又骂王善保家的狗仗人势,天天生是非。又警告王善保家的,你别想欺负我!
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
把个探春的性格描写的细腻鲜活,精彩绝伦。
相同的家庭,相同的出生,性格却如此迥异,可见,教育在塑造性格上起的决定性作用。
长按二维码,一起听红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