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个爱吸烟的朋友家玩,朋友知道我也是烟民,总能拿出最好的香烟,分而吸之。对好烟我也是来之不拒。
但今天朋友拿出的烟,却让我怎么也看不明白。一个好好的漂亮烟盒,其中一面被朋友用一小块报纸遮住了。这种感觉就像在一个漂亮的大玻璃窗上,硬生生帖上一张破报纸,给人一种堵堵的感觉,很不舒服。
我忍不住,想伸手把那块儿怪怪的报纸抽出来,还原烟盒的本来面目,以便欣赏。朋友劝我不要这么做,以免自找不舒服。但我好奇心上来了,没听朋友劝,执意把那张纸片抽了出来。
看到烟盒上的画面,我心里一紧。画面反映的是一个肺部手术,血淋淋的场景,黑乎乎的肺,冰冷的手术器械,充斥着画面。
原来这是一盒从外国带回来的香烟,按照外国相关规定,必须在烟盒上,印有这种展示吸烟危害,让人不寒而栗,对香烟敬而远之的图片。
从自己的心理反映看,这张图片起到了它应有的效果。成功的让我想象起,每一口香烟如何从嘴吸到肺,渗入血液,刺激神经,最后带给我一种轻微的麻醉感。我付出的代价则是,肺被烟熏火燎,变的乌漆墨黑,血管被各种化学物质刺激,变的日益肥厚脆弱。
但这种画面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我还是习惯性的伸手接过烟,点上火,狠狠吸一口,再潇洒喷出,把自己埋在浓浓的烟雾里。
我们一边吸烟,一边谈论一个话题,就是他为什么用纸片,把这个警示性的宣传图遮挡往。
朋友哈哈一笑说,没别的,就是看到这画面心里不舒服,不吸烟又忍不住,所以用纸遮住,减少心理上的障碍。朋友还说,外国的香烟,每一盒上面的图片都不一样,这还算好的,有的更让人恶心。
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眼不见为净吧!很多事情,我们明明知道有危害,对健康不利,但还是要去做。比如男人对烟酒的态度,就很耐人寻味。烟酒过量,不益健康,是个男人都知道,但大多数男人,却离不开这些东西。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男人属于雄性,富于攻击性,喜欢展示力量,喜欢征服感。在原始社会,有猛兽,有捕猎,有洪水,有高山,这些东西足以满足雄性力量的宣泄。如今的年代,这些东西已不存在,男人们就把雄性的力量,通过潜意识的转化,变成一种自我伤害和摧残。
在远古时期,男人的寿命就因各种外在因素,不如女人活的寿命长。现代社会也一样,没有了猛兽洪水,却有了香烟美酒,男人们一样活不过女人。这其中有社会原因,有生理原因,但烟酒的确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朋友是位修养极高之人,对烟的危害肯定心知肚明,在烟盒上加个纸片以自欺,在诙谐幽默之中,不乏自嘲与无奈。
还有一位极讲究卫生的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他在做老师时,经常怀疑食堂里蒸馒头的师傅不干净,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这位食堂师傅去卫生间时,特意跟踪观察,竟然发现这位师傅,解手回来不洗手,直接就伸手和面。
朋友大感恶心,随即宣布不吃今天的馒头,要上街去买,以去除心理障碍。朋友的同事却笑他说,这是你看见了,才觉的馒头不干净,你没看见的时候多了!以前吃了这么多,也没什么不妥,眼不见为净,吃吧!
为了让自己少吸点烟,我特意把烟盒上的图片拍了下来,计划每每自己想吸烟时,就拿出来看看,增加心理干预。至于馒头的事,我是没了办法,因为我大都在小摊上买馒头,也只有相信眼不见为净了。
一张纸片什么也盖不住,明知有危害还是继续喷云吐雾。白白的馒头非要和上厕所扯上关系,好像也不太妥当。看来人生处处是修炼,我还差的远,竟然不知如何是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