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读过最多次的一本书。
多到以及无法追究到底是多少次了,只知道每当我萎靡不振的时候都会花一整个下午去看它拍成的电影,自我代入过一遍斯嘉丽的人生,就又有了面对一切的力量。
《飘》讲述了在古老的南方种植园文明消散的历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动人的故事,如果要用简短的两个词来概括,那便是战争与爱情——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
初读时注意力只在斯嘉丽身上,原来世界上真有那么光彩夺目的女子,“这张脸还是挺引人注目,尖尖的下巴颏儿,方方的牙床骨儿。眼睛纯粹是淡绿色的,不带一点儿淡褐色,眼眶缀着浓密乌黑的睫毛,稍稍有点吊眼梢。上面是两道又浓又黑的剑眉,在木兰花似的洁白皮肤上勾画出两条触目惊心的斜线......”
她母亲的温柔和爱尔兰人父亲的野性交汇在一张脸上,成就了不可复制的美貌,这样天赋的美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她的性格,她是骄傲的、张扬的,是老南方种植园里最绮丽的花朵,只要她想,就可以拿下任何一个男子。
所以斯嘉丽没有想过艾希里会不爱她。当她发现他真的不爱她的时候,似乎之后的人生已经没办法脱离他的影响了,她赌气嫁给艾希里妻子的弟弟,却又在他上前线的时候守护他的妻儿。她的一生都没从这种极端的偏执和勇敢中走出来。
其实艾希里就像我们每个人年少时爱过的人一样,身上有某种闪闪发光的特质,那时候没有喜欢一个人的经验,就会将这种特质的光芒无限放大,觉得自己喜欢他到上刀山下火海也情愿。
后来慢慢长大,慢慢失望,才能看得清楚,我们爱的,是无限放大的特质,是一腔孤勇的自己。如果过分偏执,即使得到了也不会是期待的样子,哪有真人敌得过初恋情结加持的幻想呢。
瑞德自爱上斯嘉丽起,就在跟她心里那个完美的幻影在作斗争,他跟她一样骄傲,所以不愿意承认深爱她来长她的傲气,他是真正了解她的人,她的勇敢、她的幼稚和她的自私,正因为他知道他们是同一种人,所以了解而深爱。斯嘉丽也爱瑞德,可她在瑞德彻底失望之前,一直没能发现。这是他们的故事中最迷离的矛盾。
梅兰妮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我猜想她在文中会是绿茶婊人设,因为毫无缺陷的温柔善良往往是伪装的。
可她是真的。梅兰妮是富贵安宁的老南方最优秀的女儿,放在古代中国便当得起一句大家闺秀。
她和斯嘉丽之间的情感似乎要比她和艾希里的爱情更吸引人,斯嘉丽是充满了野性和勇气的,她是柔弱的温柔善良的,这两个女子就像宝剑和剑鞘,斯嘉丽寒光乍起所向披靡,梅妮全心全意地热爱她相信她,替她挡去世间所有的的流言蜚语。
印象最深刻的是战争爆发之后斯嘉丽带着她回到塔拉之后,一个北方士兵闯入持枪抢劫,斯嘉丽毫不犹豫地开枪崩了他,生产完还非常虚弱的梅兰妮提剑赶来——那剑甚至把她的胳膊压得下垂,她向斯嘉丽投过赞赏和骄傲的目光。
那一刻,她们是一体的。
在读《飘》之前,我对南北战争的理解仅来自历史课本上的那一句“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但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历史远远比这一句话复杂千百倍。
这是一个古老的文明消散。
棉花堆起的繁荣不见了。
黑人的解放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远远超出时人的预料,斯嘉丽母亲主张对待黑人要“温柔而严厉”“想对待孩子一样”,当时南方贵族除了用黑人进行体力劳动,更在道德和情感上照顾他们,黑人并不具备跟其他人种同等的思考能力和独自生活的能力。
这些隐患在南方沦陷之后多次爆发,失去管理、被北方煽动争取人权的黑人制造了不少暴乱,南方贵族忍无可忍的反抗又加剧了这一矛盾。各中复杂在今天的美国也尚未完全消除。
关于《飘》的开放式结局,很多人都认为斯嘉丽终可以赢回瑞德,可是那个美丽而张扬的少女已经跟着南方文明消散了,他们两个都只剩下了一颗疲惫而苍老的心,只能说,昨日之事不可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