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一堂关于思维导图基础的课程,那什么是思维导图呢?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个人情况思维导图,图的中间是一个心形的挂钟设计,围绕着挂钟的是美丽的玫瑰花,它的寓意是我过往的岁月,时间飞逝,一圈又一圈,很快就人到中年了,玫瑰花代表我过去的美丽时光,四个主干内容分别是我来自哪里,我的兴趣爱好,我的梦想,以及我接下来的人生努力方向,也就是座右铭的介绍了,有没有感觉一下子就把我了解清楚啦?这就是思维导图,可以让你在很短时间内接收大量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实现深刻记忆!
在讲课之前要跟大家分享一点我的个人经历,我在学习思维导图之前,工作非常不顺心,后来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课程中,发现了新的工作机会,毅然辞职,接手新工作,接手店面销售基本为零,顾客流量为零,而截止目前,三个月时间,销售额已经月月过万。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和逻辑思维整理,给了我很大的协助,让我从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听命者,摇身一变,成了充满激情的领导决策者。
说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思维导图充满了兴趣,不要着急,今天的课程,会让大家对思维导图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一、思维导图之基础知识
我们今天学习思维导图,要提到的关键人物就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他是著名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也是世界记忆锦标赛和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创始人,他曾因帮助英国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思维导图就是由他发明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来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到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难题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使用鲜艳的颜色,都是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并遵循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比如,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或者学习某个教程的时候,很难有耐心完全读下来,即使读完了,也只是浮皮潦草地过一遍,过后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我,看书很快,但记忆很少。又或者我们在思考或者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天马行空,任由思绪发散,很难把问题考虑全面。学会做思维导图以后,就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做导图笔记,既是整理,又是再次思考,做完导图之后,我们看做出的思维导图就能很快回忆书中的内容,领会书中的要旨精华!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思考问题、梳理问题,甚至解决问题。

思维导图的六要素
美国伟大的发明家理查德.巴克明斯特.富勒曾说过的这样一句话,要想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不要刻意教他们,而应当交给他们一种工具,通过使用工具培养新的思维方式,而思维导图,正是一种开发大脑无限潜能,帮助人们高效思考的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它动态的形状和形式,模仿了显微镜下的神经元,目的是促进大脑快速、高效、自然地工作。思维导图把大脑天生的互联网变成了可视化的,看得见的互联网,可以帮助我们利用联想与想象存储和提取重要的信息,它被称作一种动态的和有机的复习工具、时间管理器和多维度的记忆激发器。
思维导图能够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给到你实际的帮助,比如当我开始准备今天的分享的时候,我首先用十分钟的时间,画一张草图,草图延伸的分支,可以不断的加入我随时的想法,可以及时记录我的思想火花,以下是我准备文字之前的课程思维导图草图设计,随后的文字工作,就是依此图做的添加和补充,非常方便。

中心图,线条,关键词,图像,色彩,结构等等,从自我介绍导图,到思维导图概念导图,到草图,所有内容,直观清晰,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又记忆深刻。
思维导图之详解
就像画画需要技巧一样,绘制思维导图也有固定的方法和绘制步骤
步骤1:先确定中心主题,并且选择合适的图像来表达,并以此图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摊开一张A4的白纸,将白纸横过来,方便我们发挥更大的空间。从中心图开始,依顺时针方向画主干,之后再在主干上根据内容重点依次往下画分枝,在每一个主干上,用大号的字清楚地标上关键词。这样,当你想到这个概念时,这些关键词马上就会从大脑里蹦出来。比如,将"互联网产品"作为关键词写在纸中央,就会联想到产品设计、产品测试、产品营销等。
步骤2:以中心图为基点,画出下一级分支,建立起第一级知识网络。主干要有弧度和宽度,要根据要表达的内容分类来安排几个主干,合理布局。
步骤3:在第一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生成第二级、第三级直至神经末梢(即最细小的知识点)。
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讲,每一个关键词让人联想到更多的词汇。在这一环节,你面临着一个取舍问题。如果篇幅大,你就要把这些要点按上一步骤的做法,再细分出若干个分支来;如果篇幅小,就可以开始选择事实来支撑这些要点。具体操作是,从每个分支向下延伸出思想表达。
步骤4:梳理所有主干和分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知识网络立体化。
一幅完美的思维导图看上去应当是一棵俯视的大树,中间是树干,第二层是树枝,第三层是树杈,最外层是树叶。在完成了基本的勾勒之后,应该对树的枝杈进行适度的修剪。修剪时,尽量以词或词组而非句子来表达要点,各节点层次要分明。
步骤5:构建知识体系。
每次进行思维导图的创作,都会产生相当多的体会;反思这些体会并时时加以总结,不断摸索适合于自己的构图方法。同时,可以考虑能否把现在的网络合并到更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更大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般来说,通过上述步骤,一幅思维导图作品就基本制作完成了,我们可以在以后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关键词提炼重点
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每一个要素的锻炼都需要耐心和时间,其中让同学中最感觉头疼的是关键词的提取,那么接下来,我将用多几分钟的时间,来分享关键词的一些相关知识,给同学们做学习参考。
关键词在导图中的书写方向一律是“从左到右”。要遵循"极简"的原则,信息极简,宁缺毋滥。从语法知识的角度来说,填写关键词的思维导图所呈现出的树状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避免出现歧义。在应用方面,关键词最早是出现在学术论文的前面,指出一篇论文中最重要的词语,以方便读者了解论文的基本内容。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方便,关键词又出现在网络搜索中,只要在搜索框中输入我们想要查询信息的文字,结果就可以出现我们想要的内容。在我们进行淘宝网络购物的时候,也可以输入关键词,就会找到我们想要的衣服。而近年来,关键词又出现在了高考题目中,提取关键词成为高考语文常考题型之一。
那么提取关键词的窍门有哪些呢?
1.分层寻找法,一段文字有时是由几层意思构成的,关键词就潜藏在这几层意思中,需要我们抽丝剥茧,分层进行寻找,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2.巧抓要素法,在一个语段中,有时表明时间,地名,人称,物称的词语往往就是关键词之一。
3.寻觅中心句法,在有的语段中会有些比较明显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或是总结上文,或是开启下文,找到这个中心句,就找到了我们要提取的关键词。
4.抓取重复语法,在一个语段中,有些词语会多次出现,反复出现,而这个多次出现,反复出现的词语,就是这个语段的关键词语之一。
5.寻找主题法,任何一个语段,都是围绕着一个主话题来展开的,只要我们找到体现主话题的词语,就会找到关键词。
以上就是关于关键词提取的一些技巧心法

希望大家对思维导图有浅显的了解之后,开始进入更细致的学习,让工作变得更有效率,让生活增添一些风采,请加入我们的团队来吧,我在这里欢迎你,我相信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到你的生活更美好,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作者:画书营清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