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欢读周老师的文章,每一篇都蕴含着哲理,不只是写作知识,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人。
每一次阅读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思维新颖,观点独特。文章《引用,还是不引用,这不是问题》刷新了我的固有思维。
我一直都认为写文章引用经典、名人名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记得语文老师也曾这样传授方法于我们,而且我也一直深信不疑,每每都很认真地背诵这些。及到写文章时,如果没有引经据典,就仿佛缺少点睛之笔。
而周老师的文章,总能在不经意间打破我们传统模式,刷新我们常规思维,令我们耳目一新,深入思考。
文中主要讲了引用和不引用,不可一概而论,要恰到好处,要有创新。读书少的人最好少引用,要懂得装傻的智慧;生活中不要满口古语名言,这些道理很难实现,会被误解为空谈家,华而不实。艺术品可以适当引用名人名言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们写文章,无论是引用还是不引用,都要尽量规避自己的不足。如果读书少,那就用最朴实直白的话,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就可以,没必要搜肠刮肚去引经据典,弄不好还适得其反。
或者也可以用最精练的语言把某句经典转化成自己的话,也可能创造了经典语句呢。
无论学习哪一方面知识,思考+行动,才能有所创造。多一些灵活 ,少一些刻板;多一些变通,少一些固化;多一些深思探索,少一些不假思索,批判地继承,就是最好的创新。
文中精彩摘记:
①“读书少的人最好不要引用,这样别人不知道自己无知。”
②“装傻就是大智慧”。
③“好书和文章要背下来,而且要变成行动,养成习惯,学会做人,否则文章不可能写好。”
④“读书如果没有使我们内心更纯洁、善良,说明白读了。”
⑤“做不到的道理不要说,能够做到的不需说,行为就是最好的名片。”
⑥“对于普通人,我们不要显露学问,要懂得大智若愚,懂得沉默。否则,在别人眼里,我们不是智者,而是头脑有问题,思想不成熟。”
读周老师的文章,是心灵的洗礼,修行的指南,写文的秘诀。他的文章,一读再读都是大智慧,总能在无声无息中带给我更强大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