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

作者: 巴山夜雨i | 来源:发表于2021-09-15 20:15 被阅读0次

最近听张崧舟老师在《百家讲坛》中的课程《爱上语文》,有些入迷了。老师讲得精彩,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今天听的是第二集:诗歌中的人与情。

老师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切入,讲到以诗解诗。即从诗意诗味的角度去理解去思考诗歌。

这首诗中写道“江枫”、“渔火”;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写道了夜半寒山寺的钟声。我们要透过诗里给出的客观景物去挖掘诗中人的心情和意境。

江枫、渔火、月落乌啼、霜天都是愁绪的客体和表现,充分表现出诗人张继的心绪。而就在此刻,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入作者耳中,陪伴孤独的人,给作者孤寂又忧愁的心情以慰籍。

读诗即是读人,更是怡情。讲到诗歌中的情,老师深情地朗读了《伯牙绝弦》,引出了知音文化。

高山流水遇知音,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子期通过七弦琴音互通高山流水之志,寄托相遇之情。

历史长河中,多少诗人感叹知音难觅。汉代《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大诗人李叹道:白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元代王冕: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

深思诗歌里的人与情,理解文化背后更深刻的文化,你会更进一步理解张继和夜半钟声;你会更懂得伯牙绝弦与高山流水。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自己对诗歌对语文的理解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们,愿老师自己先爱上语文,更深刻的理解语文,然后才能引导学生爱上语文,理解诗情画意的文化美。

今天,偶然间听到几位年轻的母亲在聊天。其中一位母亲说:“今天听我家宝宝说,老师问她们是否幸福。唉,幼儿园的孩子对幸福能有多少理解?!”

我的心也猛然间震颤了一下,幸福是一个宽泛的范畴,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和感受,是抽象的概念。

一百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有一百种答案。一个小小的孩子,该怎么去理解幸福?也许是一颗糖果,或者妈妈的一个吻。

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也许用“开心””高兴”更准确些。

人,是感情动物。无论是语文的学习中还是现实的生活中,愿我们透过现象细心地体味其中的情感,愿我们的生活更重情义,更有诗意。

相关文章

  • 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

    最近听张崧舟老师在《百家讲坛》中的课程《爱上语文》,有些入迷了。老师讲得精彩,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今天听的是第二集...

  • 水剑菖蒲

    身贱无人问,冷落溪水边。 觅我知音者,少出冤枉钱。 ...

  • 五绝 女儿心(折腰体)

    桃花惹春意 谁识女儿心 知音何处觅 独弄七弦琴

  • 枫到别时照样清

    “闲来一试七弦琴,此曲少知音,都因淡而无味,不比郑声淫” ——不知,平歆 ...

  • 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四百零一天

    知音 作者/文H 池中鸳鸯鸟,雌雄来相随。梁上双飞燕,雄雌绕梁飞。心有七弦琴,踟蹰弹向谁?若有知音逢,岂惧雨霏霏。...

  • 情深

    深情鄙陋 浅薄无知 无处觅知音 ...

  • 问知音/组诗五首

    问知音/组诗五首 一 【五绝】问知音 文/林海 孤影问知音,秋庭抚素琴。 有情留不住,天际月西沉。 平水韵十二侵 ...

  • 问寒

    晚来风雨惊,无处献殷勤。 三言问心暖,不必寻知音。

  • 【七绝】简画

    银屏冷落点评空, 一道朝阳铺水中。 唯有知音知我意, 与君把酒向东风。

  • 《偶怀》七绝

    无钱无势知音少,有酒有茶朋友多。 世态炎凉君去悟,人情冷落我来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sl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