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
(提示:本故事纯属虚构)
91,
尔后,陈年跟着桐桐到塞浦路斯酒吧的休息室,反复听歌,专心记词。
这是一首为某单位量身订制的企业歌曲,旨在加强企业品牌及文化建设,弘扬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曲调节奏明快、朝气十足,歌词踔厉奋发、意义深远又朗朗上口。
几个小时下来,桐桐不仅让陈年记住了这首歌,还教会了他许多发声技巧,比如闭口咽音、狗喘气、气泡音、真假声无痕过渡等等。
陈年本是草根出身,唱歌也就是他悦人悦己的一个小小兴趣而已,悦己为首,悦人为次。肉眼凡胎的他,几曾接受过如此专业的训练。而桐桐的每一个专业术语和生僻词汇、每一种发声方法和口腔动作,无不颠覆了他的眼界和认知,让他激动不已又新鲜感十足。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一个人成长到某一个特定年龄或者特定阶段,伺声带结构发育成熟,自然而然就会唱歌了,哪里还需要专门学习?这和说话走路一样,循序而然,自然天成。他以前总不相信会有不会唱歌的人,和不会说话一样,怎么可能?又不是哑巴。但今天桐桐教给他的所有发声方法和唱歌技巧,完全闻所未闻,仔细一试之后,他才意识到,以前的他,那就是不会唱歌,连入门都不算。就像吹唢呐一样,充其量能吹响,仅此而已。
而眼前这丫头,不仅会唱歌,还会写歌,填词作曲样样能,拿起吉他随手一扫,就是一组组让人眼花缘乱的和弦,动听至极,其淡然如仙,其清逸脱俗,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简直惊为天人。
苦练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陈年的吐气和发声按桐桐的话说,才堪堪入门,不过,对那首歌,他已能倒背如流了。
第二天一早,陈年在见到前来接他的桐桐时,又被惊呆了。
桐桐穿了一套亮银色抹胸连衣短裙,艳而不俗,含而不露,十分得体大方。她将头发随意盘在后脑勺,露出光滑如玉的脖颈,额前卷着一缕秀发,恰好遮住了那处小伤痕。胸前的那一片美丽富饶的开阔地,更是亮白如云,令陈年的眼睛根本无处安放。
桐桐瞅着陈年的样子,突然间竟将胸脯往前一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看就大大方方的看,躲什么躲?”
天哪!
陈年像挨了一记雷击,彻底无语了,他只好扭头看向窗外,心想这丫头大约玩他玩上瘾了。
“你这么虎你妈知道吗?”陈年不敢看桐桐,冲着车窗玻璃问道。
“知道,怎么啦?”
“你对其他人也这么说话么?”陈年又问。
“关你什么事?”
“优秀!”陈年头也不回,竖起大拇指对桐桐说道。
一如陈年所说,上午的录影过程,两人的表现也堪称优秀。令陈年吃惊的是,这家单位竟然还有一支齐齐整整的管乐团,大中小号,长号,萨克斯,黑管,军鼓一应俱全。陈年第一次目睹整支乐团的表演,感觉非常震撼,心想这可是一个提升人气的好东西。
录影十分顺利。
和该单位领导一起吃完庆功宴,两人再赶到济仁制药厂时,已是下午两点半了。
陈年是专程过来送标书的,标书上注明了合同总价70万。
济仁制药厂是一家民营企业,赶在GMP的风口,他们不甘人后,便新上了两个车间改造项目。陈年从设计院得到上图的消息之后,在春节返回广州的第一周,就来此拜访过甲方。
当时,济仁的老板谢总在听取了陈年的一番详细介绍以后,声称陈年的空调非常合适他们对该项目的整体要求,让负责采购的韦南方副总和陈年继续深入沟通。
韦南方四十出头,浓眉大眼,阔面重颐,给陈年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陈年和韦南方前前后后接触了好多次,也吃过几次饭,一开始耳目众多,陈年不便深谈,后来便私下对酌,宾主相谈甚欢。陈年曾暗示韦南方,在事成之后,会给他留3%的返点。
根据B公司的非明文规定,如果销售人员势非得已,必须用到返点手段的话,额度最高4%。当然,凡事总有例外,偶有特例也能理解,毕竟天下盛兴,奇葩盛行。
陈年一出手就3%,不算低了,他自己才2%。
但陈年隐隐觉得,他没有完全吃透韦南方,因为这家伙一直不咬钩。
陈年和他推杯问盏,他能笑语不断,和他指点江山,他也能高谈阔论,总之就是废话喋喋不休,正事绝口不提。一问到能不能拍板定合约,就大玩太极推手,不是项目因故延期,就是工程调整、制冷量变更。
陈年试探着提到洗浴按摩甚至G式服务的时候,这家伙又一推千万里。
到最后,不得已,陈年只好给黄小亮报备加码,冲韦南方比出了三个指头,给现金三万,这家伙才松了口,通知陈年参加投标。
陈年心下暗喜,总算通关了。他暗暗总结出一个经验,只要对方有所图,事儿就好办。财色也好,娱乐也罢,只要不过分,照给就是,就怕油盐不进百毒不侵那种人。
所以,这次内部议标,陈年信心满满。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