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听爱人说,在五一节期间,她的一个闺蜜的领导忽然去世了,只有五十五岁。
五十五岁,正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啊。
猝死,这个看上去很恐怖的一个词,近两年已经开始离我们越来越近。在中国,每年有54.4万人死于猝死,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个鲜活的生命因猝死告别世界。究其原因,绝大部分是心血管出现问题,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突发缺血了。
阜外医院的医生冯雪认为,猝死是心血管的储备坍塌导致的。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身体的信号,增加心血管的储备。在2013年,《柳叶刀》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了10项引发猝死的活动和行为:
1、闹市骑车;
2、用力解大便;
3、大量喝酒和咖啡;
4、心情抑郁;
5、暴饮暴食;
6、性生活纵欲过度;
7、吸毒;
8、吸烟或吸二手烟;
9、饮食太甜、太咸;
10、久坐不动。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很吃惊,这些引起猝死的活动真的离我们这么近,而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重视,甚至没有关注过。
那么,应该如何做,培养一颗强大的心脏呢?是保持运动,还是静以修身呢?
首先,动。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毒素,使肌体保持活力。但是,运动不能过量,过量的运动会带来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血管钙化等问题。冯医生建议,每周维持1000kcal的运动量是比较合适的。比如,一个70kg的成年人,以时速8.5公里/小时的速度奔跑,每周跑3次,每次30分钟,或者,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快走,每次走50分钟,每周走5次。这两种方案都被认为是有效的。
其次,静。
当安静时,我们的心率会减慢,心脏的舒张期就会延长,心脏的供血就会更充分。当身体处于较低的新陈代谢阶段,心脏的负荷会进一步降低,心脏获得更好的休息。比如,我们在深度睡眠时,身体会分泌一系列激素,启动整个身体的修复和重生。据统计,如果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高血压的风险将增加35%。因此,安静对于心血管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要动静结合,既要运动起来,在不过量的前提下,保持肌体的健康活力,也要注意静养和休息,通过静思、禅坐,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拥有一颗强健的心脏而努力。
提高心脏预防能力的动与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