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ld between us》
看完《我们与恶的距离》,感触颇多。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所谓的上帝,也不会缺少那么一些闲来无事的吃瓜群众,大到年纪雪鬓霜鬟的老妇,小到刚刚初始人事的小孩。我们习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做着那些自认为是正确的事。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反思自己,这样做到底对当事人双方有着什么好的还是坏的影响,甚至我们也没有想到,我们有时候就是那些恶人们的帮凶。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我们“言语自由"。我们可以毫无考证的本着道德的态度肆意妄为的评判,揭露。我们可以在那些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的带动下干着我们正义之心爆棚的 “正义之事”。我们还可以隐藏起来,恶意谩骂,诋毁他人,有时候甚至都没有人会知道是我们做出来的。做着这等小人之事的我们,拥有着极大的光辉形象。看,那个人嫉恶如仇;看,那个人 大义凛然 ;看那个人词严理正.....然后,我们看到他做错事后。咦?他不是嫉恶如仇吗?怎么他开始帮着那些坏人干事了?咦?他不是大义凛然 吗?怎么也做出这样道德沦丧的事?咦?他不是词严理正吗?怎么现在也是理屈词穷了?......很奇怪,但好像有很平常。
看,我们向来是用眼睛看的。但是当我们开始用心去瞧见这些人、这些事,我们开始发现不同了。但是,用眼睛看事的人总是要比用心看事的人多。这时候,我们就有了不同的思想和行为。然后,我们开始排除异己的行为。对的,从古至今,排除异己的行为有很多。始皇时的焚书坑儒,清朝的文字狱...到如今的网上恶意辱骂,现实生活的丢鸡蛋,是不是比古时要文明些许?那是必须的啊。毕竟现在是文明社会啊。是啊,我们还知道是现在是文明社会,懂得我们还生活在文明社会啊?那为啥我们就不能做出点文明人应该做的事情呢?
鲁迅先生说过,“我向来不是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虽然我不能像树人先生这样用极大的恶意来揣测我们。可是,我还是无法用极小的恶意来揣测我们自己。我们干着自相残杀的傻事。就是有这样一则段子:常去吃的路边摊子味道挺不错的,一天就和老板闲聊了起来 “味道这么不错,为啥不到学校附近买啊?” “不干净,对学生身体不好”。这时候,我们有什么好说的。 我们本着好心的态度得到的却是尴尬而且致命的回应。对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干傻事的人还存在所谓的良知。但是,当在隐藏起来的键盘背后,我们这所谓的良知又在何处?在《The world between us》(也就是《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则弹幕:“人性,是最经不住考验的东西。不要试图挑战人性”。是啊,当我们挑战人性了。面对的却是那些铺天盖地的排异行为。我们自己可能能够忍受,但我们的家人呢?即使在最炫丽的城市中,也有光明照不到的阴影。更何况是本就黑暗的社会。我们拿什么去相信人性本善?用命吗?
我们在键盘前疯狂的敲击出: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我们谈论着身心言论自由,但是心却依旧在牢笼之中。我们生活在这样那样的体制当中,但没有人想到万一体制本身就有问题。(当然,此处有些偏激,但是事实的确如此。)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当体制进行改革会遇到多大的阻碍。也因此,社会的进步可能一直处于一个尴尬两难的境地。而那些坚持自己,寻找真理,查寻缘由的人们,信仰崩塌。被排除异己的社会同化、被抨击,最终泯然众人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