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已经很久没有在简书上写(碎)文(碎)章(念)了,上一次记录还是去年离开上海的时候。有时候觉着有些事情还是有必要记录下来的,毕竟即便当时印象再深,时间长了总会是有遗忘,人这一生会经历很多事情,不过有的事情这辈子可能只有过一次了。
明天就要离开香港了,刚刚看了下日历,从去年8月1日来港,到今天整整332天。还记得一开始来得时候,气候、语言、周围的环境都不习惯,每天都是身心煎熬,盼着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感觉未来的11个月无比漫长,怎么会想到现在的我在图书馆五楼原来的座位码字,记录着这短暂的求学生活,不舍离去。其实我也说不明白,这一年我并没有好好去记录在这里的生活,不知道是平时太忙碌,没有那么多心思去记录,还是自己过去心里太压抑而不想去记录。这一年真的经历不少坎坷,去年刚来的时候我怎么会想过自己会面对这么繁重的学业,面对满耳的不知所云会束手无策每日崩溃。不过也很庆幸自己都扛过了这些坎儿,这一年跟着优秀的老师们学习知识,和身边优秀又善良的同学们一起赶due,扛过大大小小的考试,一起逛街,一起吃东西。自己也从粤语一句都听不懂到现在识听唔识讲,虽然很多时候也会猜错。这一年虽然很短,但带给我的改变却是很大的。不论是个人能力,还是语言,包括心理素质,都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
还记得第一天,我是从罗湖过的关,当进入香港的那一刻,就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因为一个字都听!不!懂!不过还好途中碰到了很好的香港人,给我指路,虽然他们讲的普通话有时候很难听懂,或者直接用英语指路,不过他们的耐心和善良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来之前还很担心自己因为不会讲粤语会被排挤,后来发现其实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香港人的温柔、礼貌、热情、率真更拉进了我与这座城市的距离。香港这个地方不大,刚刚google了一下,1070平方公里却容纳了约722万人口。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汇聚在这里,感觉每天这座城市都在高速运转,没有停歇。这里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大家每个人都很匆忙,好像每个人都有很急的事情要办理。自己的节奏也被带得很快,好像慢一点就会被淘汰一样,不过有时候走在路上都会觉着这样的快节奏会让人感到压抑。这里不仅是年轻人节奏很快,中老年人的节奏也很快,他们大都是背个双肩包,行色匆匆,他们很多人比我走得还快。不得不感慨香港人真的有活力,这种现象是我在上海都见不到的。其实,一年了我也没弄明白这些大叔大妈为什么那么急,急到在电梯上跑,而香港的电梯又那么快,有时候真的为他们担心。在这里,每天都可以见到不同肤色的面孔,听到不同的语言。香港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容纳世界各地的文化,大家在这里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却又自由自在。
香港除了节奏快,物价也是非常的高,同样的东西,估计是大陆的2-3倍的价格。寸土寸金的地方,能住上带阳台的房屋已成了一种奢侈。不到30平房子就要卖到500多万,这个价格怕是在淮海路这样的地段才能看到。睡了一年在比大学宿舍床还要小的床,也是这辈子第一次体验了。这里的食物贵且多样,不过价格和味道成正比。我很喜欢这里的水果,虽然贵,但是很新鲜,比家里卖的进口水果要好吃很多。这里的肉也很香,不知道是本身肉质好还是香港人很会做饭,这一点是其他朋友也很认同的。不过我不喜欢香港的面,全蛋面真是又细又硬,感觉嚼了之后很难消化。记得有一次吃荣记粉面的时候,点了一份粗面,结过上上来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是服务员拿错了,因为这里的粗面跟我家的细面差不多,而且如果不是太贵,可能我连一半都吃不到。每次想吃面的时候都会点乌冬吃。其实学校食堂有段时间也会卖拉面,那时候我天天吃,因为很像家里的板面,虽然很薄。不过后来也不供应了,大概是在这里销量不加,我想这也是文化差异吧。
在这里的一年时间,更多的还是学习了。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并不枯燥,因为对于我来说,有太多需要学的知识了,好像这一年没来图书馆的天数不超过10天。还记得一开始,连最基本的题目都写不对,面对全英文的知识,一切都要从基本的专业词汇开始学。不会的词,就一个个google,那时候因为看不懂,天天急哭,每天复习不完就开始了新课。特别是一开学的taxation,每天上课之前感觉要去历劫一样,紧张的全身发抖,每次看到Daniel都大脑空白,最怕上他的课,因为上完后,我需要至少两个星期来复习他一节课讲的内容。好多次做噩梦都梦到他,甚至有一次梦到他把鳄鱼的脖子掰断,然后我就吓醒了。不过Daniel虽然很严格,但是很严谨细致的好老师,思路很清晰,每节课都有知识网,跟着他学习,也是为之后的advanced taxation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附上一张和Daniel的合照,也感谢他当时录用我,能让我来到这里学习,虽然一开学的时候我很担心他会不会后悔把我招进来了。

当然,也要感谢我整个program的启蒙老师Fiona Lee,很可爱的老师,喜欢日本文化,喜欢和我们分享零食。在我一开始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课后一点点教我,给我圈书,让我回去看课本。如果没有她,我之后的accounting包括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不会顺利。还要感谢官官老师,北大学霸,湖北老乡。讲课很清晰,很有趣,无论多么复杂的知识,在她的讲解下都变得简单。她也是我Corporate Finance的启蒙老师,虽然我也不知道今后的工作会不会再用到这些知识,但学到的东西是终生受益的。附上一张和她们的合照(左一Fiona Lee, 右一Fiona Guan)

冰冰姐,accounting theory女神,第一次见到她进教室就被她的气场震撼到了。怎么会有那么有气质那么漂亮的女博士,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穿着打扮很有品味,整个course上完好像没见到她穿重复的衣服。我一直觉着她长得蛮像章泽天的(我觉着章泽天蛮美的)。一开始接触accounting theory总是很困难的(好像我学什么一开始都很吃力),不停问她问题,多谢老师耐心讲解。附上一张和冰冰姐的合照,天生上镜的冰冰姐。

KS Wong,长得像日本人的老师,不太爱说话,有点害羞,不过他讲课真的很好(我们老师其实都讲课很好),唯一一个没有pre的老师,上课讲习题把cost一步步解析的很透彻。知识在他的讲解下都不会枯燥和复杂。

Antony,我们的面试官,也是audit老师,只有他上课一身BAPE,很随和的潮男。爱红酒,经常去上海出差,爱吃本帮菜,有腔调!附上一张farewell party上的一张合照吧,虽然暗了点。

Kent Lee,不多说了,sportsman,MACC宝藏男孩,拥有彩虹衣柜的男人,钢琴架子鼓咏春拳什么都会,会变魔术,会说多国语言,会把law concept还有accounting concept写进歌里,非常低调可爱老实还有点小害羞的人。太多话可以夸他了,要矜持。advanced accounting在他的讲解下就像听故事一样,之前我还很担心这一科学不好。我相信Kent不论教什么都可以教的很好。毕竟我们的口号就是correct!full mark!其实我一开始听他讲话,就觉着他去唱rap也不错,如果不教书,可以当九龙塘K歌之王了!教书的话,也是K歌之王!

ManKo, 一个让我们考前觉着自己die already la的男人。非常严格,一个标点符号使用不合理,表格颜色不对称都要被cue的老师。不过正是他的严格与细致,才帮助我们养成好的习惯。ManKo是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以至于上课都会很紧张,因为一点点跟不上,ppt都不知道讲完多少页了…附上一张ManKo的BU跆拳道首秀,虽然五十多岁了,但做动作依旧刚劲有力!

还有可爱的Patrick老爷爷,hk taxation泰斗,上课会用粤语写注释帮助我们理解。还有Samuel,郎咸平的学生,卷子难是一贯的风格,还有Eliza,知性优雅的好老师。Peter Lau的小领结真是能记住一辈子

最后附张MACC天团的合照吧

当然,感恩这一年身边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面对不会的知识,他们耐心帮我讲解,甚至还把自己之前总结的提纲发到邮箱里让我去看。很喜欢这个团结的集体,大家都很单纯,没有其他想法,只有齐心协力pass考试,顺利毕业。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处一年,真的很难得。能静下心,只是单纯地读书,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经历。

写到这里,这篇流水文也要结束了,我的香港求学生活也要结束了。从一开始的不适应,自我怀疑和每日煎熬,到后来的应用自如,对这里一切的怀念不舍。这座城市,这段经历,将会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写到这里,想起前年年底,去复旦面试,前一天吃坏肚子,考前还在呕吐,当天面试free style,最后当知道自己有offer时,激动到忘记了之前的不适,去新天地吃了habit。有时候我也挺相信命运的,是命运让我来到香港,错过了CityU来到BU,来到MACC大家庭,跟着严谨耐心的泰斗们学习,同优秀聪明的你们一起成长。愿不久的将来我们再相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