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红豆小姐
仁义
书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 冯友兰
关于人的德行,孔子强调仁和义,特别是仁。
义是事之“宜”,是“应该”,是绝对的命令。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的这些是出于非道德考虑的,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样的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
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四父。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
“仁”是一切德行的总和。
“仁人”即全德之人。
【是否是可以这样理解呢?孝敬父母是作为子女的义务之事,是出于道德的。当做到后,则做到了“义”,却不一定“仁”,如若是带着感恩,带着爱心,带着心意来履行义务,则能叫做仁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