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学生也要看气场,有的和你一拍即合,甚至可以处成朋友,有的和你相看两厌,冷眼相对。处成朋友的接受分离,下一站他/她会走得更好;互生厌恶的接受不完美,有时他/她的闪光点在别处会让你惊喜不已。
今天G和我聊了初中时他和劳动委等四人贪污班费的事,三年贪了两千多。作为老师我的第一反应是要让他明白这件事的利害关系,可是既然他像聊天似的和我真诚袒露,我也不会板着脸故意高高在上。他还说了偷偷把学校临时做仓库的教室里突然多出的一台主机箱拆了卖了,他还用刀子指过同学,和他打架时。他说了很多,虽然气氛轻松、嬉皮笑脸,但最后他给自己总结了句:干了不少坏事。
我问:初中你们多大了?
他也一时没说出来,我说满14岁了吗?
没满。
我说你们真幸运,没满14周岁。要是满了,对方公司要是要处罚你负责任可就关系大了。
他说都是学校里面的,没什么。再说没人知道。
我说是的,要看学校怎么想。如果学校认真起来你们都要警告处分,如果记过放到档案里就不好了。你知道现在社会很看重诚信,将来工作时对方打开你档案发现你小时候做过这么一件事情,从小就不讲究诚信,就难以立足了。
他中间插话道:档案跟着人走的,是的,很重要。不过没人知道。
我说真的没人知道吗?小店的老板就知道这件事啊。
他说店老板只说好的。
我说你那四个朋友不要再来往了。
他说他们考的都比我好,上了**学校。
我说人性难移,他做过了这样的事没有被教训过,以后有机会还会再做。到时会有社会惩罚他。那时他知道厉害,被真正教训过,才有可能收手。
他说没机会了,现在也没机会再做这样的事,不做了。
我说你看,你也在说机会,机会是不确定的,他是一个诱因,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机会来了还会再犯。
后来我们如何结束这场对话的,欢迎移步公众号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