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海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宋晓晨因抑郁症跳楼自杀,年仅38岁。
26日凌晨,前《我爱记歌词》的领唱海峰跳楼自杀,年仅39岁。此前一直备受抑郁症的困扰。
看本地报纸,前几天献县某村一名20岁的小伙子,也因抑郁症跳河自杀。
再往前翻几天,某地高中男生因失恋导致抑郁,最终跳楼自杀。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年轻人,深陷抑郁的泥潭不能自拔?
是他们真的经历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还是
一事无成的悲观抑郁,功成名就的也抑郁寡欢,生命经历了什么,无法让自己存活于世?
有勇气赴死,却没能力苟活,其中缘由,可能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无法体会的痛苦。
倒退几十年,大部分人恐怕都没听说过抑郁一词。
那个时候也有因为遇到难处,受到打击,一时想不开而轻生的,精神受刺激的,但也不像现在这么多。
如今的社会,温饱已经不是问题,物质富足了,精神层面的疾病却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的困扰。
这让我想起在公寓里住过的一名女生,初一刚来时,就感觉和别的女孩不一样。
正是十二三岁天真无邪的年龄,她却格外内向,沉默寡言。
谁与她说话,她都只是微微一笑。
学习非常用功,甚至吃饭的时候,还在看书,了解她的都说她小学时就是学霸。
后来每次考试后在班群里发布成绩,我发现她都是第四或五名,第四名的时候居多。
大家都很惊奇也很佩服她成绩的稳定。
她在我们公寓只呆了两个月,当时除了她的寡言,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后来离开我们这儿以后,孩子们中有几个跟她走得比较近的,经常谈起她。
说她总写些莫名其妙的话,什么压力好大,什么对不起父母之类的。
还开玩笑说想离家出走,有几次晚自习后,差点就坐上公交夜车走。
再后来听说她经常在胳膊上划口儿,就是用铅笔刀在手腕上留下一道道伤痕,不深不浅,却吓坏了孩子们。
再到后来,那个孩子就从班里“消失”了,一个多学期过去了,还没有回来。老师说她在休假。
其实是她的心理出了问题,也就是抑郁症,休学了。
这个孩子的家境不太好,父亲是个木纳的农民,靠种地为生,母亲在城里打工做保洁。
村里很多孩子到城里读书,她父母也省吃俭用把她送到城里。敏感细腻的女孩,一面努力学习,一面感受着父母的苦心。
有一点点考得不如意,都觉得愧对父母。来城里上学,花销很大,父母的压力大,孩子的压力更大。
父母的艰辛,在这样的孩子心里,就是一面自责的镜子,觉得是自己给父母带来了不幸。
无休止的自责和愧疚,就像是慢性毒药,一点点侵蚀着一个本该阳光健康的孩子。
不要轻易否定自我以及自己的生活。生命有时坚硬有时脆弱。
作为父母亲人,不要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关心孩子是否优秀。
要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有困惑烦恼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
在生命的健康之上,一切都是浮云。
没有一个好的心态,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念,取得再大的成就又有什么用。
生当如夏花,努力活出自己的灿烂,不管阴晴雨缺,都要自爱自信,乌云过后,阳光会再次照耀这个世界。
不是我们不够好,而是阴霾刚好路过,暂时遮挡了我们的容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