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一再强调“知足”“忍耐”,其目的是要我们舍弃物欲的诱惑和华而不实的虚名,并对某些人力不可控制的事情坦然从容,从而使自己在简单素朴的生活中,保持一份纯真的本性。为了让人容易实现这个目的,造物主指明了一些具体功修,如每天的“五番”,凡是愿意立行此功课的人,其人生确实是与众不同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的欲望、情感、意识等,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感受生命存在的驱动力。而人就像一辆车,不能只有驱动力而没有制动力。所以,针对人性中的各种欲望,经典中指明了相应的功修来制衡,从而起到控制欲望、管理情绪、疏导意识等的作用。所以坚持遵守经典之人,其人生始终是平安的。
艾布·赛义德·胡德里转述,一伙辅士向穆圣乞讨,穆圣给了他们,他们又来要,穆圣又给了他们,直到给完所有的东西。穆圣说:“只要我跟前有可用之物,绝不会藏着不给你们。谁要做到廉洁,主使他知足;谁不做奴颜婢膝的乞丐,主使他内心富有;谁能忍耐,主使他坚忍。一切恩典中,再没有比忍耐更丰富的了。”
功修,是克制私欲的过程。说得通俗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每个身体都是一个小世界。随着这个“小世界”不断地成长,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通过特定的功修来加以维护,使得身心保持平衡。仁慈主说:“你们当以坚忍和拜功来求祐助。礼拜的确是一件难事,但对于恭敬之人,却不难。”(2:45)
文/马石头,图/兰心慧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