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步入文坛30年的经典之作。林海音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为台湾女性文学奠基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将文学作为一种人性的艺术所体现出的巨大影响力。
记得小学时候学过林海音的作品,只记得那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是小孩子了!”一直没有看懂太多东西,直到七八年后再次读这部作品,才知道很多前因后果。
可我还是有点想不通,我虽然佩服作者以童年的视觉写这部作品。但还是不赞同太多人将之视为儿童读物,总觉得这本书并不适合儿童读。
全文采用儿童视角是不假,但这本书是已经成年的作者将自己成年时才理解的悲痛、辛酸、无奈用儿童的视角再现,内有人性之美丑,时代之悲欢,要说书中描绘是纯真质朴的社会,欢乐无虞的童年,是不是有点牵强呢?
可以让孩子看部分作品,不支持提前让孩子看《城南旧事》的文集。就像我一样,以前看的懵懵懂懂,现在回头再看,真正看懂一些东西,不也是挺好的么?
我认同林海音作品中人性所体现出的巨大影响力,但我不赞同提前让孩子看《城南旧事》这部文集。就犹如伏尔泰所说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命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这也是我对定义小学生必读书目的人的态度。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情节构思和文笔是否优美上,更要看它是否具有一种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以及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
这本自传体小说,作者不仅将童年生活细致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而且语言结构独特,艺术特色鲜明,表现手法独具一格。作品细腻、率真,以孩童清澈的视角,在真实的体现了当时社会情况的同时,为我们展现出一段段不一样的悲欢故事。
到后面她生平的常事,她与许多优秀大家的交情,都令人羡慕。她的作品,真的有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
我很喜欢林海音的作品,尽管除了小学课本中学过她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读她的作品。
每次读一个作家的作品,我会先百度看相关作者简介、相关文学赏析。接着再去读一两本有关作者生平的传记作品,然后才开始读作者成名作品。有时,可能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我都在读同一个作家的作品。例如前段时间,我就集中时间看了三毛的十多本作品。
而这次,我打破常规,选择直接阅读她的作品,但在她的作品中,我也看到了她的生平事迹,一举两得,有很多收获。
看着她的文字,我开始发现,我一直找不准自己文字的风格,只是零碎化的记录,而这次,我开始知道自己文字的方向了。
《城南旧事》这部文集以作者碎片化,散文化的文章娓娓道来,她以自身生活的经历作为创作的素材,语言朴实安详。
尽管我不太喜欢这种散文化,零碎化的作品,但我还是依旧读完了这部作品,而且发现,我很喜欢她的这部作品,并不像当初那样排斥此类作品。
再回头想想,我的作品也多为此类作品,虽然刚开始写,还不到一个月,有些迷茫,但还是在努力,努力向自己想要的方向靠拢。
我也想以自身生活经历背景为创作素材,用朴实的语言,写自己最想写的文字,用自己的文字,来感动生命中那些奇特的相遇。
当然,我还是要学会写书评与影评。姑娘我还年轻呢!正是奋斗的年龄,不能贪图安逸,该拼还是要拼一把!毕竟说不定以后真的可以吃透应试作文而造福自己的潜在学生。
总而言之,这本书里有故事,但没有酒。
如果你真的想听许多许多故事,建议你看这本书,说不定就会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我是君向何兮,一个爱阅读、爱写文、爱公益的平凡女孩。
感谢相遇,感谢您阅读我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