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高速路上开着车,想起了之前读的《活着》的片段,突然就泪奔了,就像体内的脓流淌出来了一样,后来不了了之的好了
记得前两天听小女儿和家中的来客窃窃私语,说我妈妈也会哭,我见过她哭两次,一次是因为哥哥气的,一次是因为看书!我以前都以为她不会哭呢……
我站在她身后,默不作声,我的确在他们面前很少表露悲伤,即使有很多愤怒,也不习惯让他们看我流泪,他们还不懂眼泪,怕看多了学会软弱!哭对我来说,和笑一样平常,笑是对外的,而哭是对内的而已!
她说我看书哭那回,就是看的余华的《活着》,这书早些年看过,却没那么大的感慨,只觉得余华写东西夸张狗血的很,洒狗血的东西,在我那时候看来都是顾意搏泪点的,就没什么可哭的了!就这样,过了十多年,当我带着自己的历史,再重新翻阅的时候,我哭的不能自已!
从阿贵的儿子在医院输血过多死去的时候,几乎一直哭到书的结尾,合上书后,我又哭了十多分钟,才平静下来。我相信,世间根本没有感同身受,我哭不是我多理解阿贵的人生与悲伤,而是,看书的时候,实在不自觉的把自己进行了代入,仿佛一切就是我在感受……
我就是那个,看着自己的儿子毫无血色,没了生机,趔趄着抱回去安葬的父亲,每夜坐在坟头哭泣的眼泪刹那就流了下来;我就是那个看着女儿难产死去,毫无办法的父亲,一瞬就体会到了那种悲伤与彷徨;我也是那个看着自己的妻子一点点萎迷失去生命的丈夫!一次次送走身边的至亲,一次次经历别离,甚至最后送走了自己的孙儿,一世颠沛流离的辛苦,一家人就像一场人间悲剧……
我平时便讨厌离别,哪怕在火车上坐久了都不想下车的人,习惯了一个环境和模式,最讨厌变化!人生活在人创造的环境下面,环境稳固,我们才会有幸福感,离别就是打破这种稳定,它总给人一种未知的无奈,更何况阿贵不断经历这些与至亲的天人两隔!
作者对主人公的人设,设定在那样特殊的历史动荡时期,这里除了自己无法扭转的一些小无奈到对社会大环境的大无奈,都深深体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力感,可阿贵依然努力的活着!
我看完后,就打电话给我姑,几乎哭着给她讲了一遍,听完她也哭了,她说这书太悲剧,不能看,看了活不下去……我忽然发现,每个人在同样事物里汲取的能量果真不一样,也许在她看来,这便是人生,彻底的人生悲剧!
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阿贵努力活下去的精神,在经历了这么多悲痛的分离,他最后和老牛还依然存在,便是对生活的抗争,活着就是对命运最大的鄙视!那里蕴藏着一种无法抗衡的力量!
低头再看下自己,如果曾经觉得自己经历了很多命运的不公,现在看过这本书后,天然觉得自己是何其有幸,与阿贵一生经历的,我这点儿经历又算什么?有时候我们的幸福感的确就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呢!
人在悲恸中能激发两种力量,一种是靠近死亡的消极,一种是接近新生的无谓……这带来的两种哭泣,一种就是对人生无奈对命运臣服的悲号,一种是无声的对未来逆反宣誓的哭泣!这种哭只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有时候看过这样的悲剧,释放出来的是另一种黑色的东西,清净了内心的恐惧,反而更容易轻装上阵!
曾经,悲剧是我无法接受的东西,在高中的时候,看过一本言情,就是悲剧结尾,女主被车撞死,男主抑郁终生,那时候的我,看完气愤的要命,边哭边骂作者,然后倔强的改了结尾,密密麻麻的写在了书的最后一页!结果去还书的时候被书店老板臭骂了一顿!
现在,慢慢理解了,不要害怕悲剧,悲剧有悲剧的意义,只是看各自面对的心态,和在悲剧里能够吸收的力量有哪些!即使,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个悲剧……
家里女儿看我哭的伤心,好奇的让我也给她讲讲这个书的故事,她说她保证不哭,可我没讲,这个年纪还太稚嫩,应该是从快乐里汲取力量的时候!
我只想说,等你长大,要比我们都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