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镜湖的荷花点点开放了,头几天的绵绵细雨把荷叶树叶草叶洗刷的干干净净,游人又熙熙攘攘起来。
昨天顺着步道走路,偶遇一伙人流而过,好像是哪个单位退休的员工,可能是哪个文体协会成员吧,没仔细看是否有认识的。
只听到几人大约在说,镜湖维修改造后更加漂亮了,这荷叶长的越来越密织茂盛了,荷花也快开起来了,这个公园真不错。
沿着岸边寻找那几朵迫不及待,急着展颜炫耀的荷花,尽量近距离拍拍照,看看效果尚可。在头几天细雨里张开的花瓣,有的已经掉落水面荷叶上。在雨后当阳的温暖下,有的快要开放了,有的还在合抱,可能亟待绽放吧。
只看到荷塘荷叶荷花以及往来不断的游人,镜湖总是美的,无论细雨中,还是暖阳里,或者阴云之下。
可是在那树丛草丛的背面,在拍完荷花转身的旁边,低头的瞬间,你会看到很多的垃圾屎尿,你会断崖式情绪变化匆匆离开,你会小心谨慎免得踩了地雷恶心半天。美好的心情时不时的被打断,尤其在镜湖北路早市夜市那边。
我们经常看到早市夜市的商贩匆匆忙忙钻进去树丛草丛后边解决不雅问题,偶尔也看到游人如此。后来镜湖修建的两座厕所,一个西北一个东南,距离市场最近的只有树丛草丛了。
这几年的城市改进了不少,在国家政策要求下,修建了一些厕所,基本解决了这个民生之急,否则,树丛草丛后面,僻静之处,多成了行人不得已解决不雅问题的地方。
人有几急,来了等不起。尤其是老人,身体机能衰退,自控能力要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镜湖之美,都在大家眼里。镜湖的丑,一些人没看见,一些人视而不见,一些人习以为常,一些人满不在乎,一些人不以为然。虽然各人的认知差异,但美也罢丑也罢,都在各人的心里。
除了多数商贩应急,还有少数行人应急,更有那些狗宝宝撒欢。白天总能见到遛狗到处拉屎拉尿,主人不处理的。夜晚也能见到那些遛狗不牵绳的,惊吓着行人的。
镜湖的那点丑是谁带来的呢?美好是天然的,也是人的素养影响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客观的,主观的是那个人的行为。主观的反作用往往严重影响着客观情况,决定着美观或丑恶。只有人心之美,便有景观之美。若人心丑,则决定了景观之丑。美与丑就在一念之间。美丑之间的转换也就在那么一点点行为状况下。
我们都有同样的感觉,站在高处看的远,也看到了更多的美,所以有诗在远方、美在心间的说法。而看向僻静处,花花草草背后,树丛草丛掩盖下,有多少丑不胜收,也让你惊诧不断,所以又有近看一地鸡毛的不堪,或者满眼狼藉的尴尬。
我们要怎样评判美与丑呢?其实美与丑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人还说,世上无所谓美与丑,没有美与丑,你说对不对?其实就是一个判断方法问题。你站在什么角度,从什么立场出发,同一件事,可能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北宋.苏轼在《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立场问题,也是角度问题。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第三者的评判最客观。
任何事情你怎么判断都有理由,存在就是合理,无论美丑。相识就有缘分,做人做事无论对错都有一番道理。所以看待任何事都要讲立场观点方法,立场才是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立场,就没有肯定答案。
在商贩眼里,美不美丑不丑的都不重要,生意好不好才是王道。对游人来说,干干净净、爽心悦目才是最基本的美好。对一般的管理者来说,大面上过得去,看起来挺美,就是完成任务。对于一些检查者来说,一走一过,走马观花,看起来好就达标了。
谁都不会去在意那些细节和隐蔽处的,然而最能代表美的正是那些细微处。包括标准的实际合理和认真落实到位,管理的精细化还任重道远。
正如隐蔽工程施工验收一样,是需要专业检测手段的,因为它关系工程质量关键,当然也可能是偷工减料的紧要处。亦如验收路面场地最好在下雨之后,你才能看到哪儿积不积水或排水畅不畅通,可是有几人敢这么做或者愿意这么去做呢?!
任何事情,你想做就有办法,不想做就有借口,全在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私利还是公利,借口只是条件与推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物,想放弃时都能找到理由,想期待时却总是没有结果,因为责任与利益攸关。要么是努力不到,要么是利益不到,要么是缘分不到,反正是真心实意的责任不够。
你有选择的自由,也有承担后果的义务,所以世上之事,最怕粗心大意,最怕不能担当,最怕责权利不到位。认真负责,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人身上,都显得那么难能可贵!
所以,对于个人来说,基本的公序良俗与公德意识,什么时候都不能丢。而站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则需要一定的整体观念与集体意识。另外从管理上来说,制度标准、法律法规要有效遵循。
人不能太过自我中心和自私自利,谁也不是孤家寡人。你的行为一定会影响到其他人,你不仅仅是你自己,你还是一个集体人和社会人。你做的事一定要注意影响,看到后果。对于个体人员如此,对于承担职责的工作人员更应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