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不加班,多想,多做
听命行事,没掌握核心就容易犯错。忙活了半天,只有苦劳没有功劳,一肚子委屈,却什么也得不到。
工作中,想不加班,就要多想、多做。
多想
布置任务的时候,记好每一句话。一定要记录下来,不论是纸、还是备忘录。
因为任务一旦繁琐起来,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领导必然是要举例说明,沟通的时间就会很长。时间一长之前的重要细节就容易遗忘。
通过记录,给大脑减少负担,顺便梳理一下整个过程。
沟通完,一定要复述一遍,防止自己的理解和领导的意思不同,做无用功。
如果在记录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就把自己的想法和领导沟通一下。
有时候我们认为不错的方案,可能会存在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和领导沟通的时候。领导就会指出哪些需要调整、哪些需要注意。这有助于后期的执行。
如果情况紧急,领导不需要你做到完美,他只需要你做简单的修改、调整、补救。领导知道了你的想法,就会告诉你在当前的情况,需要你做什么。
经过复述和沟通的过程,你要做哪些,做到什么程度,要注意什么,就会了然于胸。
很多想不到的坑,意外情况,需要借助谁的力量,就一目了然。
埋头苦干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但工作要的是高效、高质量的结果。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谁都不想加班熬夜。所以接到任务,多问两句,多说两句,能让你不改稿、不加班,就问你愿不愿意。
任务的开始,方向没有错,再慢我们也能到达终点。
但如果从一开始就把方向弄错了。做的越久,错的越离谱。最终只能推倒重来。
当能力不足以看到全局,就早点请教,早点避免问题,加班的日子自然也就会减少。
开始要多问,过程中及时反馈。毕竟领导不会详细叙述每个细节,能告诉你的很有限。
出现了状况,如果没有办法解决,第一时间报告情况,寻找解决方案,但最好自己要先思考一下。
思考的越多,能力提升也越快。试着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领导,会做什么决定。
带着自己的方法和思路去找领导,看看他的想法和意见,记录他提出的问题和关心的信息,对比自己的想法。就能获得额外的成长,
职场中的问题,大多来自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到位。多次沟通才能弥补信息缺失的问题。只有你掌握的足够信息,做事时才能减少误操作,为自己节省更多的时间。
多做
询问会帮你理清思路,找到最优方案,思路清晰了,执行的过程也就变的明确。
因为没有思路,所以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因此会浪费很多时间,有时还会感到迷茫,拖延症也会爆发。感觉“算了就这样吧,反正有人会来解决。”
思路清晰了,做起事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能更快的完成任务。自然表扬多,挨骂少。
任务提早完成是好事,既然有了多余的时间,也就可以锦上添花。
事情不可能一次做到完美,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
之前领导不追究,只说你几句,因为你在最后期限完成,出了问题,领导需要自己加班调整,时间紧先完成再说,只要相安无事就好。
如果你提供的方案总是有问题,每次都需要老板上手。势必会影响你的上升,无形中把自己的未来堵死了。
毕竟领导可不希望,一直帮你擦屁股。
如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完善细节,和领导碰头上。将事情做的更好,并汇报事情的进展,改进想法。
交流的过程中,自然会有一些可以调整的地方。几轮碰头后,记录的问题和建议都调整完。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问题,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你做事就会更快,更好,更有质量。自然会被委以重任。
很多时候工作出现无用功,推倒重来,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领导认为你知道,你以为这就是领导的意思,最终才发现理解出了问题。
职场不是注重苦劳的地方。苦兮兮的干活,熬夜加班,身体垮了,挣的钱一场病全部搭进去了,不合算。
不要急着做事,越是时间紧迫,越是要仔细沟通。磨刀不误砍柴工,沟通到位了真的能事半功倍。
只有沟通到位了,才能一次成功,才能真正省下时间。
工作不要靠莽,找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所以多问,多做,才能让你少累、少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