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7年6月27日,在公众号发布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成长需要过程》,对这一天印象很深刻,是因为上午刚好是期末考试考完最后一门课,下午就在图书馆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现在是2018年7月11日,也是刚好考完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门,下午在图书馆写下这篇一周年的纪念文。
很矫情吧。
可惜的是再也没有可以这样矫情的机会,因为明年再没有这样的期末考试了。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没有仪式感的生活太可怕了。
至于为什么能一直坚持写下去,也许是想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有才华,也许是因为有人说“我不是你的第一个读者,但我一定是一个一直读下去的读者,只要你写我便一直读”。
可是当你真正靠才华吃饭的时候,你会发现靠才华吃饭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从最开始的日更,到现在的佛系更新。这一年,好像有点虎头蛇尾。哪怕是这篇周年的纪念文也没有按时写好。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哪怕你万事俱备了,你所期待的东风可能永远都不会来。但是这并不是你所放弃的理由。
但是坚持下去,走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再也不用等待所谓“东风”也能完成自己期待的事情,哪怕只是延期了。
从一开始写的很糟糕,到处都是错字,病句,到后来慢慢学习其他人是怎么写文章,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虽然现在也有这些问题,但是相比较之前,还是有一定的进步。
02
成长需要过程,可是成长这件事绝不是成长这两个字可以概括。
一年不止四季,还有最特别的一季——毕业季。
那些自称为“宝宝”的“巨婴”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六月终于要离开校园,离开这个象牙塔,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了。
Y小姐因为专业原因早早就出去实习,可是在这期间没有任何的工资也没有任何的补贴,而且因为上班的地方和学校太远了,还要自己在外面租房子。
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积累着为人处世的经验,经历着一个又一个老师的指导与批评;租的房子里水管堵了要自己试着去修,因为叫人来修又要花钱。
甚至还要和送快递的小哥斗智斗勇,因为平时在上班,不能像在学校一样,一下课就去拿,只能在下班之后去拿,有次快递小哥说已经把快递放在收快递的点了。可是她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实在没有办法就打了快递公司的投诉电话,结果第二天就通知她找到她的快递了。
这就是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疼痛。
哪怕现在毕业了,换了一家单位,不用在免费的给别人打工了,可还是要完成从实习期到试用期再到正式员工的三级跳。
拿着微薄的工资完成养活自己的目标,梦想中的诗和远方不知在何处。
毕业的第一年也许都不会太好过吧。
也曾在朋友圈里看见过实习的朋友抱怨“真的好迷茫的,什么都不会”,遗憾大学四年学到的东西竟然毫无用武之地。
也听到朋友的诉苦,今天在部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因为说自己是实习生而被领导批评,要求他在以后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去掉实习生这个身份,因为实习生不是你犯错误之后的挡箭牌。
果然人到了一定的岁数,自己就得是那个屋檐,在也无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毕业之后的生活可不会当时的一句毕业快乐就真的快乐。
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宝宝在一周岁左右的时候都要断奶,只是有的人痛不欲生,呼天抢地,有的人却在咬牙坚持,一声不吭。
挺住就是一切,迈过这最初的生长期,才能在以后茁壮成长啊。
03
2017年元旦的时候,X先生独自一人去了一座小岛,一座充满文艺气息的小岛。
12月31日,跨年的那个晚上,在岛上的酒吧里喝着廉价的啤酒,听各式各样的人唱各种类型的歌曲。
他说在那一刻他体验到了深深的孤独,所谓“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大概就是这样吧。看着一群彼此不认识的人,或者在旅行途中相识的人,在这个酒吧疯狂的释放自己的活力。举杯畅饮今宵的美好。
想着第二天早上还要看日出,想着“吹着太平洋的海风,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这样美好的意境,今晚不喝个痛快都有点对不起这难得的时光。
最后快到12点的时候,所有人都绕在场地中央,转圈跑,开始倒数“10,9,8,7.........”在大家异口同声的欢呼声中迎来了2018。
在1月1日,扛着巨大的睡意在凌晨5点起床,只为看一眼那磅礴的日出,只想在那一刻沐浴2018年的第一缕阳光。
仿佛在经历这样的仪式之后,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变得轻松一点。可是并没有,该来的还是会来,激情过后,生活还是照旧。
只是在这一刻,在这充满仪式感的一刻,我们仿佛抓住了时光的尾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丝丝涟漪。
04
时间过得太快,快到我们不过只是刚刚在图书馆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却已变成了学长学姐;时光过得也很慢,慢到我们也只不过是在图书馆睡了一大觉。
青春太过美好,无论以什么方式度过都值得铭记。
不用历历细数一路走过的艰难与荣光,因为梦想来日方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