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6月18日7时58分,日本大阪发生里氏6.1级地震。
广播、电视、多媒体报道传播。
当时的我们,无人不知,在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
因为,我们正在参与一项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我们工作的身边,有日本外派专家。

那是一个星期天。
负责主抓此项目外事的原总,接到项目外事办电话,甲方翻译休息了,通知我马上到施工现场去。
我赶忙拿上安全帽,破门而出,赶到石井忠义先生现场办公室。
我比石井忠义先生早到,因为我们居住的临建驻地,与石井忠义先生居住的外招楼,距离施工现场,我们更近。
时任中国国家级重点项目,日本株式会社,现场指导专家——石井忠义先生,6月18日上午8点半左右,到达施工工程节点安装调试准备工作作业面。
01
石井的老家——日本地震了,他的心情肯定不好。
到场的我、技术员张勇、技师孙师傅,从石井的脸上都能明明白白地“读”出来。
按照常规,我们的人,无论是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员工,作为施工方,正常按图纸进行施工,通过半年多的配合,从交流沟通到协调变更,都很顺畅的。
但这一天却不一样。
因为国家预订工期进度要求很紧,不管是甲方、乙方、还是作为享有“八国联军”项目中之一的日方,都务必把焦点聚焦在时间的分分秒秒上。
这一天的工作焦点,是零米油系统管路试运行前准备检查。
查勘油管路是否具备正常输油。
必须要试一试,需由石井先生现场认可点头。
02
但这时出了问题。
就在孙师傅略弯下腰把右手,放在操作控制阀门上,准备操作的那一刹那,石井先生突然好像是有一种外来反射般地,一下子把孙师傅头上的安全帽打掉,滚落在地上。
阻止了孙师傅的操作。
这一动作,让我们顿时愕然……
针对操作的方向,是“向左”、还是“向右”,意见不一。
这时孙师傅针对石井先生的指挥,提出不一样的意见,他把话说给技术员和我。
石井看到孙师傅在跟我们说,但不知说些什么。
孙师傅他并不是直接跟石井先生对话。
但石井先生反对的态度仍旧很坚决。
以至于孙师傅,把如果按照石井先生的指导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通过和技术员一起陈述给我,再反馈给他,这时“流程”。
石井先生依旧坚持。
不得已,按照他的要求。
我们目不转睛,孙师傅小心翼翼。
“噗——”
油受巨大压力,从很细的管子里一下子射出。
周围全是设备。
说时迟那时快。
孙师傅,急忙一边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喷油嘴,一边手反方向控制。
实验检查结束。
油路畅通,但检查的操作方法是错误的。
03
石井先生的面部表情也在那一瞬间,不由自主地贴近孙师傅,一边迅速把手伸向控制阀……
接下来,石井先生整个面部彰显的,是惊愕瞬间过后的紧缩眉头。
稍后,石井边离开了此工作面。
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任然认真地继续着他的工作,但表情却总是有点“拧巴”着……
事后知道,获悉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他在中国没能联系上他的家人,他的妻子和一对双胞胎儿子……
那个当天的下午,临近下班时,他让我陪他一起到孙师傅工作的作业面,通知技术员也到场,九十度鞠躬向他们“致意”——对不起!
“对不起!”
04
1995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国人的民间传统节日。
石井特借此机会,邀约我们和他一起工作的工友们,聚餐共度。
开宴前,石井先生再次向,也到场的我们的技术员张勇和孙师傅,九十度“致歉”、“致谢”——
“情绪”,在受到不同的外因的影响或“刺激”下,在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所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人们对受到外因刺激的“情绪”之后,又如何才能科学“控制”?
而这些因受外界因素,给人带来,刺激,对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又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和危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