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王珮瑜老师
《上口字》
(二)
弘扬国粹秒懂王,
瑜音社里讲座忙。
三韵同辙上口字,
中原音韵台上扬。
2021年9月8日,星期三。
京剧名家王珮瑜老师的新课堂《秒懂京剧》第四十七期准时开讲啦!

【瑜音社】
上期的“三韵同辙”
各位多宝鱼
分清楚前后鼻音了吗
今天又要输出硬核知识咯
准备好了吗
let'go

Tips:
“上口字”是京剧中特殊的音韵现象。简单来说,京剧唱念(特指韵白)中,凡是不同于北京音的那些字,都可以叫做上口字。除了上期介绍过的“三韵同辙”现象外,上口字还有一大类出自对《中原音韵》中“支思”、“齐微”、“鱼模”三韵的变音。
开始举例子~
支思、齐微韵涉及现代汉语拼音中zhi、chi、shi、ri四个音节的字,这在京剧读音中分为两类,一类来自支思韵的字,如之、支、持、诗等,与北京音读法相同,不上口;另一类来自齐微韵的字,如知、吃、失、日等,为上口字,i读作独立音节,发音类似“之衣、吃衣、师衣、日衣”。
鱼模韵涉及现代汉语拼音中zhu、chu、shu三个音节的字,京剧中同样读作两类,一类同北京音,如触、梳、助等;另一类则上口,如出、书、诸等字,读作zhü、chü、shü。
《空城计》:错用了小马谡无用之(不上口)人。
《捉放曹》:出(上口)得庄来把马上。
《定军山》:这一封书(上口)信来得巧。
《玉堂春》:那一日梳(不上口)妆来照镜。
是不是有点晕?不要乱,多听听唱念,跟着学一学吧~
上口字是否要“上口”读,也不是必须的,它们遵循一个规律:凡是上口字作为韵脚,也就是一句唱词的最后一个字,为了合辙,一定要上口;如果这个字是在中间,为了唱念舒服,有时也可以不上口。例如:
《空城计》: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武家坡》:军营中失落了一骑马。
上口字是一个很复杂的专业问题,经过了历代前辈艺人的搜集、实践、总结,才最终熔铸于京剧的唱念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京剧音韵体系。
有多宝鱼说
近几期“秒懂”的内容
简直是从幼儿园直升初中难度
尖团字、上口字等话题
本就是难度很大的专业知识
当然不强求每位观众都懂得这些
可我们希望
“秒懂京剧”能抛砖引玉
成为深入京剧的一个渠道
看戏,听戏,赏戏
可以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也可以刨根问底,追本溯源
有了热爱
自然心向往之

瑜老板全新专辑
《瑜书——王珮瑜京剧自选集》
QQ音乐平台已上线
《瑜书》,数字新专辑。一起听戏呀~












资源图片来自 :王珮瑜老师的瑜音社。
文/整理/爱上瑜氏音· 2021.09.08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