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想读《红楼梦》的时候是初二的时候,可惜那会儿没得读,真正开始读它是高二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这本书太感兴趣,太想把它读懂了。所以,读的时候格外认真,也从未感觉这本书无聊、难读下去,读完之后真的被曹雪芹折服了。而那时,我对曹雪芹这个人以及他的家族知之甚少。
做老师后,我一直鼓励学生读《红楼梦》,但很多学生没有尝试的勇气,尝试过的也大多放弃了,反正也不是考试内容,放弃就放弃了。直到上一届我们使用新的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七单元为整本书阅读单元,其阅读对象就是《红楼梦》。教材中涉及到了《红楼梦》,这该是绕不过了,怎么说都有考试压力在那里,每个学生都得读,而我要做的事情就是陪他们读下去。
说实话,上一届学生读《红楼梦》还是很扎实的,我们边读边写读书笔记,上课专门辟出时间来交流分享,我也顺便指导一下孩子们。不管怎么说,以后只要有人提到《红楼梦》他们也是可以开口讨论交流的。
那时候大家都在猜测《红楼梦》这本书如何去考,我相信有很多老师还做了相关的应试准备,不是为了读它而读它,是为了考试而读它。后来的高考题对《红楼梦》的考查多少让大家都有点儿失望,至少没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考。因此,这两年大家对《红楼梦》的阅读渐渐又“淡”了。
高一这一整年我当然推荐过学生阅读《红楼梦》,也有听话者去读过它,但是真的是凤毛麟角。我本想着 ,这届学生读过《红楼梦》的人有些少。突然就来了个契机,海南省教培院开展了“书香海南.师生共读”活动,活动涉及到经典阅读,也推荐了《红楼梦》,相配套的还有一系列的评比竞赛活动。因为省里下达的活动,市里和学校也围绕此活动组织相应的评比活动。这不正好,假期读读《红楼梦》,开学后顺便参加一系列活动,学生对于参赛获奖还是有兴趣的。
为了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我做了一些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帮助他们去认识了解《红楼梦》以及它的创作者曹雪芹。因为《红楼梦》里人物过多,怕他们看得糊涂,我帮他们理清了相应的人物关系。为了让他们意识他们即将读的书不仅仅是本讲故事的小说,完全是本大百科全书,我还给他们分享了一些红学家们研究的成果。我以为我做了这些铺垫之后,他们读《红楼梦》的时候能心态放得更稳,能更有耐心些。
上学期期末考后,学生重新分了班级。我教的两个班,一班变成了基本纯理的班级,三班变成了基本纯文的班级。一班只有少数几个女孩子 ,其它的都是男孩子。这周我去给他们上课的时候顺便问了问他们的《红楼梦》读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人已经读不下去,即将放弃了。有六个男孩子举了手,唐永淳同学告诉我他读得太痛苦了,一读就想睡觉。其实,读得这么痛苦,也许真的可以放弃了,相应的读书报告、读书分享活动也不是说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但我对唐永淳说:“也许这是你今生读《红楼梦》的唯一机会。”是的,对于这些男理科生,也就是将来的“理工男”们,他们拒绝读《红楼梦》是正常现象,若是没有人帮他们读下去,这一生恐怕都不会再读了,我说得也许有点儿绝对,但我觉得要有例外,也只是极少数,依然是凤毛麟角。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对于《红楼梦》这本书的认识,我是远远不及那些红学家和红学研究者的。好就好在,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获取信息和资源太方便了。我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引导这些孩子,我要让他们成为读过《红楼梦》的理工男,至于读过之后究竟有什么用,我想还是留给他们自己将来体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