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伊始,我把面对“写作”的这件事儿的状态,调整到“空杯”和“归零”的状态,渴望认认真真地重新学习写作。
写作,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它的落地成形,首先需要思想上的支持。
比如,写作在思想上,我们需要大量的素材输入。通过阅读、视听和谈聊,将多渠道的输入,与自我内在整合,形成带有自己的思考、领悟、感受和感悟等。为写作的输出提供素材。
其次,写作,有“写”,才有“作”(作品)。所以,更需要写的行动,以及如何一以贯之地执行“写行动”的规范。
学习写作的这几个月来,我觉得以下三条自我要求的写作规范很重要。
第一, 培养写作专注力的规范。
专注力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的基础。写作也如此。写作的当下,让我们的心,能够百分之百地凝神汇聚于写作上。遣开那些暂时与写作无关的事情。
像写作时,我们可能被一条手机信息干扰。这时,如果去看那条信息,则可能因为这一条信息,而连带去翻阅其他的信息,甚至手机里其他与当下写作无关的内容。
写作时的专注力,是让我们得以有效率的写作。如果这种专注力,可以由内在自主的写作动能培养而成,则是最佳的自律性。
但是,如果没有写作自律,我们不防也可以下载写作小黑屋类似软件,把自己狠心地关进小黑屋,排除网络干扰,限字限时写作。以此让自己保持写作的专注力。
第二,写的时间段里,只做“写”这件事的规范。
写是写作的基础和核心。当自己准备在某个时间段内要写作,那么就请从坐下的一秒钟开始,只允许做“写”这一件事。而不是去翻翻桌边的书,去看看手机内容,或者再去干点其他别的事。
我们的心,很多时候是一只调皮捣蛋的“猿猴”。四周任何的一个声响,都极有可能被心里的“猿猴”带离写作的轨道——坐在书桌前,几个小时过去,一个字没写。也并不清楚是怎样被顽劣的“心猿”带至何方逍遥。
所以,更自我要求一些:在写的时间段里,只锁定“写”这件事。
第三,“不追求写作的完美”的规范。
有人说,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哪怕千难万阻你也一定会找到方法。但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情,你便会找出千万个拒绝的理由。
作家斯蒂文·普莱斯菲尔德说,当我们一直想着“在准备,还在准备”,却始终不行动,这就是在给我们自己的拖沓行为找借口。
同样,我们写作前,脑袋里一直想着“现在写出来,还不完美;要考虑得更完美些再写”。追求完美的构思,完美的文笔,我们可能就不会开始写作。这恰恰很可能成为不想写作的逃避理由。
执行力,其实也是可以刻意训练出来的。我特别希望自己在学习写作上,严格训练出以上三条写作自我规范的执行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