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另一种选择

另一种选择

作者: 少年天赋践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23:47 被阅读0次

回避感受并不是在保护他人的感受。

身处悲痛时,你应清楚两件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不疯狂,以及你可以提供支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对他们来说就是对事实的全然否定。保持沉默,常常会加深家人,朋友以及同事间的隔阂,即使是在一般情况下,保留自己的想法也会让他人感到不舒服。

沉默会加剧痛苦,在面临痛苦时,可以给朋友创造一个主动敞开心扉的环境,称为接纳者。接纳者和没有问题的朋友不同,他们会提问,而且不带任何评判地聆听;他们享受和他人联结的感觉,在危急时刻,接纳者会创造出完全不同的环境,尤其是对于那些脆弱的人来说。

接纳者并不总是你最亲密的朋友。经历过悲剧的人往往会向正在经历悲剧的人表达更多的同理,人们会与彼此认同的人互诉悲伤。这就是为什么俱乐部存在的原因,真正理解他们的人,都是有相同经历的人。

人们在表露消极 情绪时大都会面对来自文化的压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公开谈论自己的不幸,每个人都有选择在何时、在何地表达情感的权利。对所经历的悲剧事件敞开心扉,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水平。跟朋友或家人聊聊,能帮助悲伤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感到被理解,被关怀 。

把你的想法坦然说出来可以增强你和他人之间的联结,当一个家庭拒绝接纳自己的孩子时,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孩子会从药物,酒精或其它不安全的行为中去寻找接纳感。

当人们处于痛苦中时,他们需要一个按钮,按钮的存在,让痛苦者有了掌控感,也提高了他们忍受压力的能力。我们在面对他人的痛苦时,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反应:一种是共情,它激励着我们为他人提供帮助;另一种是悲伤,它让我们对他人的不幸避之唯恐不及。拒绝给予他人安慰实际上会加深对方的痛苦。

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遵守黄金法则,你希望他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他人。

在他人经历痛苦时,遵守白金法则,按照他人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从身处压力的人行为中获得密钥,然后表示理解,更好的方法是,在行动上给予回应。特定的行为是有帮助的,因为这些行为没有试图去解决问题,它们只是把问题导致的伤害表达出来。

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就是将给予朋友的那份善意给予自己,自我同情让我们带着关心和理解去处理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自责和羞愧。自我同情来源于人类并非完美的认知,深刻理解这一点的人会从困境中更快地复原。自我同情常常与自责相伴相生,自我同情并不意味着对过去责任的逃避和解脱,自我同情要我们确信,我们不应把自己打击得那么狠,以致破坏了未来。

给他人写信是提高复原力的关键,写日记不只是疗愈的方式,还能让自己平静,不断反思,用语言表达感受,再将感受释放,将感受变成语言,能帮助我们度过并克服悲剧带来的负面影响。写下创作事件可以有效减轻焦虑和愤怒,当你觉得需要的时候就去写,不想写了就停止。写作可以减少孤独感,改善情绪。

要理解生活,你只能回头看,而要生活得更好,你只能大步向前。写日记帮我理解过去,重建自信以享受现在和未来。写下每一天做得好的三件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另一种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gq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