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税说“两会”——2020年减税降费政策发展趋势展望

税说“两会”——2020年减税降费政策发展趋势展望

作者: sttttttt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17:05 被阅读0次

今年两会,减税降费依旧是个热点话题。回顾2019年已经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主要包括:增值税深化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政策释放、个人所得税综合改革以及社保费率下调四个方面。

相关政策实施后,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全年累计税收收入157,992亿元,其中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36万亿元,超额完成计划2万亿元的指标,减税降费成果初现。展望2020年减税降费政策发展趋势,针对全年减税降费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两个令人瞩目的关键数字(以下简称《报告》[1]):

1.通过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

2.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累计税收收入3.9万亿元,其中累计减税降费7,428亿元。具体来看,一季度减税降费的成果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2020年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182亿元;二是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降费4,246亿元。由此可见,为了达成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的既定目标,2020年后三季度还需完成2.18万亿元的减税降费任务。

注:资料来源: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披露数据整理

落实到企业层面,既有的优惠政策主要还是着力于保障就业和民生,稳定市场供需,切实保护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复工复产,但是对于部分大型企业和非受疫情直接影响的相关行业而言,可能无法直接受益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新增减税降费的全年整体目标,除了通过继续实施相关疫情防控优惠政策以外,惠及面更广,扶持效用更为直接,旨在推动行业创新升级、落实区域发展的一系列税务优惠政策更加值得期待。

展望2020年减税降费政策发展趋势

1. 扩大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力度

1)关于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

目前我国的增值税税制过于复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2]中税率分为13%、9%、6%和0%四档和征收率3%一档。虽然尚未体现简化税率结构的表述,但未来通过简并方式进一步下调增值税税率依然具有政策空间。

通过合并税率简化税制一方面可以扩大增值税优惠力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征纳双方的管理成本。除此以外,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下调企业养老保险费率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该举措既符合疫情期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推动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关于所得税优惠

为了切实缓解疫情对于企业的负面影响,帮助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激发企业自身发展潜能,我们预计中国政府还将进一步扩大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力度。

例如,《报告》中提及“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由此,我们认为针对部分行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预计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此外,《报告》中还提及“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对此,我们预期存在进一步降低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的可能性;《报告》中还提及“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因而,我们预计对于未来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仍然具备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除此以外,在两会期间,部分财政专家也在不同场合提及了进一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和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的建议。为在两会以后继续推出力度更大的减税降费措施打开了一定的政策想象空间。

2. 深化行业创新、落实区域发展

关注两会期间的税务热点,除了将视线投向上述微观层面具体政策的变化趋势以外,对于企业税务管理者而言,还应在政策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并提升自身的税务发展格局意识,其中研究行业动态和区域发展是格局建立的基础。在今年两会中,关于鼓励行业创新和区域发展的优惠政策也是引入瞩目的两大热点。

1)关于鼓励行业创新

《报告》重点提及的创新行业包括:

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

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疫情防控期间迎来飞速发展;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我们预计未来将会出台针对上述行业的相关配套税务优惠政策。

2)关于支持区域发展

研究支持区域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区域优势,国务院已经宣布延长西部大开发税收支持政策期限,并降低享受政策认定指标。我们预计未来还将通过新增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区域发展。《报告》涉及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

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

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

献策企业2020税务管理工作

针对《报告》中提及的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目标和各项税务优惠政策,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需要在全面了解自身经营状况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政策适用评价和税负成本分析,建立自身税收效益优化体系。我们建议考虑的策略包括:

首先,企业应当综合测算总体税收负担情况[3]。一方面使用实际税负金额横向对比对标企业,另一方面使用实际税负增速对比宏观税收收入增长率。如果总税收负担率明显低于对标企业,同时实际税负增速明显低于宏观税收收入增长率,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通过合理合规的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及优化管理获得了较高的税收效益,反之,如果总税收负担率明显高于对标企业,同时实际税负增速明显高于宏观税收收入增长率,那么,企业可能存在未全面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可能性,同时其自身税收管理效益仍具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其次,我们建议企业重点关注两会《报告》中提及的税收政策,从微观政策内容和宏观涉税行业及区域发展等角度领会“两会”精神,在全面了解自身税负情况后,企业需要正确把握税收政策动向,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税收效益提升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对此,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着力考量,包括:

行业共性涉税风险与筹划机遇

集团控股架构调整完善

运营模式及供应链管理提升

知识产权有效布局

融资策略优化

再次,企业应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合规地降低企业税负成本。例如,企业取得B级以上的纳税信用等级后,可考虑及时申请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和纳税信用贷款,这将对缓解困难企业现金流压力大有裨益。

最后,我们建议企业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积极主动了解并精确把握主管税务机关对于各类税务优惠政策适用口径,从而有利于企业在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动态的同时迅速把握实务操作方向和具体实施步骤,推动各项优惠申请及时落地,实现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结语

随着全国两会结束后各项政策措施的深入贯彻,我们相信围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复工复产,鼓励行业创新,推动区域发展相关主题的税收政策红利仍将持续不断地释放,减税降费依然是大势所趋。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对于企业还是税务管理者,都应审时度势,在全面洞悉政策趋势,把握适用条件的前提下,不仅要在宏观层面从政策中取得红利,还应在微观层面通过深耕细作从管理中挖掘价值,力争在后疫情时期留住青山,赢得未来。

*以上内容转载自“安永EY”,仅作学习、分享与交流之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税说“两会”——2020年减税降费政策发展趋势展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ma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