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组件化开发或者插件化一般都是对于大公司大项目才会采用的一种开发模式,对于一般的小项目,或者个人项目都不是很适合,但是学习一下似乎也没有什么坏处。
插件化开发和组件化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组件化开发即各个模块之间直接或者相互依赖,共同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编译的时候都会编译;插件化开发每个模块可以独立的编译成一个项目,最后可以插件组合,形成项目。(现在没怎么接触)。
组件化对于多人开发,还是可以试用的,每个人负责自己的模块,相互之间互不干涉,最后各个组件联系起来。
了解过一点组件化开发,做了一点小尝试,或许还有很多的不足,也算走出了第一步,简单的记录一下。
PluginWanAndroidDev项目的github地址
玩Android客户端的实现,为了组件而组件化,划分可能有点不规范,下面是项目的工程截图

如上所示,整个APP就一个MainActivity
,其余的页面主要在其他的模块里
implementation project(':pluglin_lib')
implementation project(':pluglin_basic')
implementation project(':pluglin_index')
implementation project(':pluglin_knowledge')
implementation project(':plugin_hot')
implementation project(':pluglin_login')

这是每个模块,其中app依赖于这几个模块,在这几个模块之间,有一个是Base_Lib
,pluglin_lib
就是这个Base_Lib
,其余的Lib
都依赖了这个module
,如上。
在pluglin_lib
里主要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工具类,封装的请求,为了给其他的模块使用,方便调用。如下:

然而每个模块之间有相互的跳转怎么办呢?比如activity
之间的跳转。
别忘了在Android
里面的页面跳转还有一种可以跨包访问的隐式启动方法,但是需要获取到包名,我们可以在assets
文件里新建一个json文件夹,将我们要跨包访问的页面在这人注册,写一个工具类获取到这个json文件的数据,封装成一个对象,方便我们调用,写这个json文件也能够很方便的预览到我们的页面。(可以有更好的方法,这个还是比较麻烦的)

跳转页面的时候就可以采用隐式跳转了,但是获取到页面类怎么办呢?这个就需要想到反射了,通过反射来获取到class类,为跳转获得相应的类。
Fragment
的跳转又怎么办呢?在项目里面可以参考,也是用了反射来获取的。
玩Android的成品的大概效果如下,大部分页面已经实现,可以试着参考参考,
效果图:






使用到了的第三方框架:
compile 'com.squareup.retrofit2:retrofit:2.1.0'
compile 'com.squareup.retrofit2:converter-gson:2.1.0'
compile 'com.bigkoo:convenientbanner:2.0.5'
compile 'org.greenrobot:eventbus:3.1.1'
compile 'me.everything:overscroll-decor-android:1.0.4'
compile 'com.android.support:design:26.1.0'
compile 'de.hdodenhof:circleimageview:2.0.0'
compile 'org.litepal.android:core:1.6.0'
compile '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8.4.0'
annotationProcessor 'com.jakewharton:butterknife-compiler:8.4.0'
compile 'com.scwang.smartrefresh:SmartRefreshLayout:1.0.4-5'
compile 'com.google.code.gson:gson:2.8.2'
compile 'com.scwang.smartrefresh:SmartRefreshHeader:1.0.4-6'
compile 'com.alibaba:fastjson:1.2.31'
compile 'com.squareup.okhttp3:logging-interceptor:3.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