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一个A股市场的段子:
问:“有没有一本书里面?没有凶杀,却暗藏杀机,没有爱情,却爱恨难舍,没有侦探,却时时警惕?”
答:“有,《中国股市行情》”
段子归段子,但说到投资,大家还是躲不开股市的,毕竟除了房产,股市还是目前普通人最值得期待的。
有的人说,我就好好上班赚工资养家就行了,何必操恐怖影片主人公那般心呢?还有的小伙伴会说:“金钱是身外之物”,“幸福和金钱无关”......云云。
但是大叔环顾四周看了又看,说这话的很多人,好像都在白加黑、5+2加班,在死乞白赖、讨好上司。可见他们事实上并没有把金钱当身外之物,甚至在宗教版地的跪拜着金钱。
这仅仅因为:在人性中,只要生而为人,没有人不想变好。
1 理不理财,由不得你
《华尔街之狼》中有一句大叔特别喜欢的经典台词:
I want you to deal with your problems,by becoming rich.我希望你们通过变的富裕,来解决你们的问题。
经典毕竟是经典,它一语道破了大多数人生问题——本质上说,大多所谓人生的问题,都是钱太瘦,欲望太胖的冲突;现实点讲,99%的人生难题,都可以通过金钱来判决。
随着金钱这个“坏孩子”被孕育出世那天起,他就注定成为推动社会的壮牛,一切资源的争夺都要依靠他。
关于资源,经济学里有个假设:资源,总是稀缺的。大叔要说,这不是假设,而是赤裸裸的事实——只要是好东西,就客观注定永远是稀缺的,因为大家都在争用啊。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技术的进步造就了一大批新阶层,财富占用、分配的马太效应越来越强——“少数人先富起来”推动了社会整体进步,但也有个副作用:好东西,你争也不一定属于你,更别说不争。
作为普通人,想要争取和占用好的东西,那我们就必须学会和钱打交道,而财富积累的第一步,就是理财认知(常识)的习得。
那重点来了,究竟那什么是理财(必备的常识)呢?
2.1 理财,是一种思维方式
财富公式1:理财=规划+投资
提到理财,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等我有了钱的时候,我就开始理财......
等你有钱的时候开始理财?不不不,亲爱的,相信我:你永远不会有有钱的时候。
关于先有钱,先理财,大叔想起了有位职场小伙伴的抱怨:“这个,我-真-做-不-来”,记得当时我问他:“如果我现在请你出去裸奔,你能做到吗?”他:......
你看,大多数时候,不是我们真的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做,不愿意承担裸奔的代价。你不是做不到,而是选择了不去做,假设现在裸奔能救自己的孩子,你还能做到吗?
到这里,你可能会稍稍认同我要讲的第一点:认知,是行动的先导。
我们懒,终究是认识偏差,认知偏差大致有几种情形:
命运论:认为做不做都无关大局,人的命天注定;
享受派:今朝有酒今朝醉,哪关明日复明日?
纯无知:不知道不知道,科(装)学(逼)点讲,没有未来预期收益变现值的计算能力。
被无知:你不妨想想,初二政治课学到的“劳动创造价值”,单单这条认知(
洗脑),究竟坑了多少人。
这几种情形,归根结底,无非还是价值的问题,而想要持久的获得价值,只有学会投资(入)——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价值源于交换嘛。
但,投资并不等于理财。
首先,规划才是理财的意义所在,投资不是。要体现价值,人总要给自己肉体一点好处,对吧?大的方面,你的职业赛道,生涯规划、退休、养老;小的方面如房屋、车辆、装修等大额计划资金的准备。不然你赚那么多钱干么呢?码齐、垛在床下,找厚重感?
而想要满足肉体的这些需求,你就得学会随时评估自己的自由现金流,说人话,就是检查一下你的收入、支出情况,确认搬砖的工钱是否满足一家人日常生活、消费和应急的需求。
投资,只是财富积累中很小的一部分,要想投,你得先有资,这里的资,包括最基础的金融财务常识,保险规划、财务预算表,你得不断填满你充胀的欲望,做有钱人挺不容易的吧?
且慢:自己开着豪车刷着别人朋友圈的某某筹不评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还记得吗?
努力是不容易,但苟且更难。
2.2 理财,是一种生活态度
价值公式2:成功=信念+践行
自由,说白了,就是选择权。
理财也好,投资也罢,说到底人们追求是一种生活方式,怀揣的是一种人生态度:钱很重要,但绝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的,是钱能给我们带来的东西。
先从身边人吐槽一生又无力改变的职业说起吧。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真正好的职业,也没有真正坏的职业,关键是这个职业带个你的东西(比如:金钱),能不能满足你的热情,匹配你的性格,发挥你的特长。
如果你暂时还不具备和老板平等对话的实力,你最好乖乖的滚回去属于你的小方格,谁拽着你不让出这间办公室门了吗?
关于选择,很多人把职场和人生的不如意,归于一种叫懒癌(恩,可能还是晚期)的症候。这种人的潜台词就是,我混成这样就是懒而已嘛,好像你真勤奋了,就能怎么样怎么样似的。
嗨,哥们,拜托,别甩锅给懒好嘛,这个世界的99%财富是我懒人族创造的好嘛?
有人懒于走路,发明了沙发加四个轮子;
懒于清理,造出了不用手的洗碗洗衣机;
懒于运算,设计了CPU......
而你,懒得思考,更懒得改变,所以呢?
关于践行,流传着“1.01的365次方等于37.8”这样的算术题,寓意是每天如果能有1%的改变和进步,一年就会产生37.8倍的收益。可是有人出来说了,这是理论计算,和实际相差很大的好嘛:每天1%的工资增长,能做到吗?
哎呀我的个妈呀,人家谈的是哲学,你论的是数学;人家说趋势,你倒好,聊现实!
坚持,践行,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相对正确的坚持,我们博取的是大于50%的概率,游戏点数总体提升的可能性,好嘛?
没有笃信的信念,就谈不上持久的精力投入,意志力迟早沦落为笑话。
要知道,注意力分散,是时代病。焦虑,源自不确定性,而没有规划就像无头苍蝇。只有给自己腰带随身挂一个罗盘,才不至于赶着跑的飞快的马车赶往“楚国”——南辕北辙,在错误的轨道上,你的马车跑得越快,目的地就越远好嘛。
恩对了,有人提醒我了,地球是圆的,还可能跑回来,那就跑吧?
真-被-你-机-智-哭-了!
2.3 理财,是一种未来储蓄
价值公式3:幸福感=欲望-能力
曾经看到有人的签名是这样:热爱生活,把握当下......
看到这句话,我当时惊呆了?So what?这位超能力的小伙伴,竟然能让时间倒流?
要知道:当下,是过往的加总。
你恐怕真心是把握不了当下,但如果是做好当下,未来倒是值得期待。
要期待未来,我想大致有两条路可走(参照价值公式3):
要么,喂饱你的欲望:滋养你的能力到足够大——新儒家、改革派、主动学习、终生成长的人,就这么安身的。
要么,降低自己的欲望:接受现实,降低期望——道佛、遁世、顺其自然、命运安排、宗教徒,就这样立命的。
痛苦的根源,就是能力配不上欲望。
陪小孩写作业你痛苦;
人家换大房子你痛苦;
同事加薪晋升也痛苦。
可是,你不知道:
大多数的孩子注定平凡,少数自觉的孩子,是父母是多少年习惯的引导;
买大房子的财富,是人家冒着倾家荡产的经商风险换来的,另外十之八九的失败者,你视而不见;
同一天入职的你们,你的画风是朝九晚五,人间美好,人家日子是“即使加班到天明,还不知道已经是明天”。
所以你看,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就得做什么样的人。
四(国)季(运)变幻太快,生命,又像两头都在燃烧的蜡烛,一边是时间,一边是选择,你,真的不为自己多备一点过冬的粮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