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产业升级,创造了空前繁荣。现在,一场新的产业升级正在进行,这就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一场知识经济风暴席卷、震撼全球,人类正在经历着广泛、深刻的变革。
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知识就是创新力,知识就是生产要素,而知识产权则是知识创新的高度“凝结”,得以让知识以非常“具体”的方式作用于我们的经济、社会,成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繁荣的强劲动力。
这些年来,我国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为58990件,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9年,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6.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3件,提前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由于我自身的专业研究和工作经历,我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晰地感知着我国这种“知识化”进程和“数字化”趋势,透过知识产权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新动能,是一个社会的知识力觉醒。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都在汹涌的知识浪潮中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我们要用新的眼光去审视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充分认识知识成为生产要素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新观念、新规律、新变革。
很高兴在这个时候,我看到武向阳先生的《知本家》。这本书不仅从宏观层面分析、阐述了这几年我国及世界的变革趋势,更是分板块详细论述了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运作原理和路径以及如何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我也很荣幸受邀为这本书写序。而书中的一段话更是点出了我的心声:“知本家的优势在于拥有知识和技能,知本家核心的竞争优势在于知识产权,保
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自己的创新力、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善于经营知识产权的企业将会成功,而不善于经营知识产权的企业将被淘汰。”
我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洞察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明悟知识的重要性,能够从新趋势、新定义、新观念、新方法中,整合思维,以复合的、动态的、灵活的方式,为当下、为未来做出新的判断和选择。
田力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党组书记,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第十七届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