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苏东坡传》,今天读至第13章“黄楼”。苏东坡在儿子迈结婚之后到徐州上任,他到任三个月后,洪水也到了徐州,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市。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 为稳定民心,他劝阻逃离的富有之家“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内尽快加强强基,他亲自到军营求见指挥官,恳求他们协助治理洪水,指挥官欣然应允“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
洪水撤退后,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呈奉朝廷,请求拨款,重建城墙。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名为“黄楼”。后来黄楼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苏东坡为治理洪水几十天不回家,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读过《苏东坡传》,让我看到了苏东坡不仅是腹有诗书,才情横溢。同时看到了苏东坡的另一面,他的不是专业胜似专业的建筑水平,他的一心只为黎民百姓,他的胸怀家国天下……以至于他被贬黄州后,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到各村调查贫苦的孕妇,救助婴儿。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助100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
苏东坡在密州时,想起了不能见面的弟弟子由,写下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作者林语堂在书中写到“这首词写出之后,其他以中秋为题的词都可以弃之不足惜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妻子死后的第十周年,苏东坡写了两首词以寄情思。其中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重新认识苏东坡,腹有诗书,才情横溢,出口成章,幽默风趣,治水有方,一心为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