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6·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注释】
(1)户:门。比如,门当户对是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这里的“户”也是“门”的意思。
(2)道:路。这里指儒家的治国之道,治国理念。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感悟】
本章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读不懂,有点儿云里雾里的。但是如果联系孔子当时周游列国的时代背景就好理解了。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游说了70多个国军。
孔子这里所说的话,其实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他认为是走正道,他在《大道之行》中描绘了这个大道的蓝图,在当时当政的人却有许多人不予理解重视,理解他的人却并没有在重要的地位上不能够使用他。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但是他的一代又一代的弟子非常理解他,坚持传承他的儒家思想。亚圣孟子在论述大丈夫的时候讲儒家正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但是许多国君并不能理解,直到汉武帝时,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高统治者才真正在全国推行儒家思想,一直到清代末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