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ll意景比拍景更妙

作者: 五更泉 | 来源:发表于2021-11-14 13:53 被阅读0次

“拍景”就是给风景拍照,这个大家都懂。何为“意景”?这个词典里查不到,我后面再解释。

《雪映皇朝》

为什么说“意景比拍景更妙”,这得从我的一次亲身经历说起。

有一次去故宫玩儿。转累了,我就找了一条长椅坐会儿。可是这一坐下,就不想起来,得寸进尺,顺势又赖了长椅一小觉。
醒来已是下午三点多,阳光变得温和起来,人也满血复活,但我仍然贪恋那处阴凉,不想走。感觉这故宫跟自家后院一样,转来转去也就那么回事儿,那就继续赖这儿吧!
对,就这感觉,自家后院!而我信手拈一角落,把自己随意地一放,悠闲自在,如花草树木般,同这古老的宫殿融为一体。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在故宫睡了一觉的缘故吧,醒来就觉得跟故宫熟;也可能是自来熟。
看着古香古色的红墙金顶,看着步履匆匆的来往游客,我突然有了莫名的优越感。
这些人都是来参观我家后院的,他们或兴奋、或匆忙,或热闹、或惆怅,而我正淡然地看着他们表演,正悠闲地欣赏着故宫的古香古韵、天高云淡,正安然地享受着家的感觉。
也许崇祯皇帝也曾在我身旁坐过,他认定这里就是自己的家,穷途末路时走上了景山,赖上那棵歪脖子树,死也要死在这里。
也许皇太极也曾在我身旁坐过,看着满清八旗子弟浩浩荡荡开进紫禁城,就像现在的游客一样蜂拥且兴奋,他肯定在想,兄弟们,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
也许多尔衮也曾在我身旁坐过,但他没我自在,他不敢像我这般放荡。他肯定会想,这么好的院子,什么时候能变成我自己的家,把其它人统统赶出去,就留我跟玉儿两个人!
也许傅仪也曾在我身旁坐过,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冯玉祥赶出家门。就像在自家门口摆个摊儿却被城管撵一样,临走时他应该是一万个不甘心!太和殿,你好好的,等我回来......
太和殿一直都在,深墙大院依然。只是有的人来了又走了,有的人来了就走不了,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回来。
故宫到底是谁的家?都是,又都不是!六百多年的风雨沧桑,有多少人曾在这里停留,有多少人曾把这里当做家,又有多少人以为这是自己的家。
其实都不是,他们只是来来往往的过客,跟眼前的游客一样。只是有的人多呆了一会儿,有的人走得急。
譬如我,在这里睡了一觉,多坐了一会儿,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就产生了自己比匆匆而过的游客更优越的感觉......

这便是“意景”!身临其境,将自己与风景融为一体,用心去感受美景。意景有点像怀古,又有点像神游;可以是联想,也可以是想象,还可以是总结、推理;就像是用意念控制的千万条触角把眼前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统统粘连起来,打包、压缩后存进大脑。

而拍景只是把风景平面化装进相机,至于那种“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点拍照”的打卡式拍景就更不值得一说了。

“意景”和“拍景”的表面区别有点像一个上课认真听讲、快速思考,把知识吸收进大脑;一个只埋头认真做笔记,什么也没听进去。一个逮着书就看,看完就扔,记住多少是多少;一个藏了满屋子的书,就是一本没看。

所以说“意景比拍景更妙”,怎么个妙法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前面说的“家的感觉”以及“优越感”,只有自己能体会到。类似的说法还有“相见不如想念”。

《水映桥心》

相关文章

  • 随笔ll意景比拍景更妙

    “拍景”就是给风景拍照,这个大家都懂。何为“意景”?这个词典里查不到,我后面再解释。 为什么说“意景比拍景更妙”,...

  • 踏青吟(五绝中华新韵)

    天生空气好, 更妙景值高。 水色如西子, 吴王懒上朝。

  • 看电影是比旅行本身更妙的旅行

    意法旅行前传(3) 2018/9/26 看电影是比旅行本身更妙的旅行 在电影中, 可以走在百年前的街道, 跨越几代...

  • 谢谢你入镜

    01 天圆地方 去过拙政园的人都会拍些照片,有人拍景,有人被拍成景…… 为了拍这张"天圆地方",我举着手机等...

  • 随笔ll

    我想要两颗西柚 I want to see you

  • ll随笔

    考试写完题百无聊赖,开始了长达两分钟的人文观察:有的瞪大眼睛发呆;有的像大猩猩一般挠耳;有的朝着天花板嘟嘴;有的看...

  • 其实看景不如拍景  成都重庆游

    和朋友去成都重庆耍了一周,照片里的景色真的很美,可是当你真的站在灯火酒绿里,发现景色远不如照片诱人。 想来用眼睛拍...

  • 小憩拍景

  • 随手拍景

    风景

  • 随笔

    心中有景 内湖都是洱海 心中荒芜 哪里都无欣欣向荣 青山远黛知我意 盛夏蝉鸣伴步行 ——2022/7/19随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ll意景比拍景更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zt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