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突破600亿大关,以609.76亿元完美收官,比上年559.11亿元增长9.06%。银幕总数已达到60079块,观众的观影年龄层更加广泛,30岁以上观众为观影人次增长贡献约3.4个百分点,看电影正在从年轻人的时尚消费行为,变成全民娱乐消费行为。

与此同时,优秀国产影片对市场的拉动力正在不断凸显,从《大圣归来》的89位小朋友,《西虹市首富》、《我不是药神》片尾的众多投资者的名字,高额的电影收益,让电影投资也成为新的投资理财逐渐显现,但是既然电影这么赚钱为何影视公司还有转让电影的收益权呢?今天从几个方面给大家分析一下。
1.政策支持,影视公司为响应国家政策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政策国家,不管是做实体还是虚拟经济的股票都要跟着国家政策方针来走,积极响应和运用国家政策,会加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样说可能大家不清楚,政策支持对影视行业的企业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肯定是税收的减免了,这对于哪些上市公司来说每年都是一大笔的数字,其次公司的发展和银行的贷款肯定也会更加方便,一直以来,政策导向都是中国企业最青睐的投资方向。

在十三五文化发展九大重点里面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是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资本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
政策方向的调整、新政策的出台对相关产业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跟着国家政策走,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机遇,抓住商机,国家政策导向是电影投资日益火爆的重要原因。
在房地产,股票,基金等各大经济萧条下行的时候,电影是性价比最高的经济形态,不仅能够作为国家文化传播的媒介,而且大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2.影视公司的宏利时期,放小利谋大利
现在国家电影市场这么好,影视投资市场这么火热, 影视公司每年的利润都在上升,那为何影视公司还要出让自己手里的电影份额,让大众普通人参与进来?”
不是影视公司不想赚钱,而是想赚更多的钱,在2010年之前中国全年的电影票房都不会超过100,在2018年、2019年春节档单2月票房就突破百亿,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完善,民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提升。不管是电影院,观影群体,人次等,看着不断飙升的票房数据很多人对电影市场未来的发展十分的看好。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电影市场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升,电影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娱乐的方式之一,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了仅次于美国市场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在未来影视投资也会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之一。
前几年可能一般的上市公司一年能出3到5部电影都非常不错了,现在随着市场的变大,变好,这块蛋糕变大了,一年再出3到5部电影肯定是不行的,想要出更多的电影,公司想多赚钱,就必须出品更多的好电影,但制作电影又需要大笔大笔的资金。因此,影视公司要想多出电影就必须要从各处寻找资金。于是,影视公司便将目标转向了观看电影的大众,让普通大众参与电影的投资制作,所以现在市场上才出现很多可以参与的电影投资。
3.互利共赢,捆绑利益
当然影视公司这一招也是很漂亮的,及响应了国家政策,国家不仅在税收和银行贷款上面给了影视公司便利,还让自己赚到更多的钱,让观众看了电影的同时又能享受分红,可谓一举多得。
不仅给了大众普通人士参与影视投资的机会,影视公司获得资金的周转后,转向下一个影视项目的筹备。而投资人又因为投资了电影,可获得因电影产生的客观的投资回报,给影视公司创造了好口碑。
影视投资给普通投资人带来回报的同时,还能带动人民经济。对于这种合作共赢的局面,国家也是相当地支持。不管是已经实施的《电影促进法》《国家十三五政策方针》,还是专门成立的“国家电影局”,目的都在于扶持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当然,让投资人参与影视投资,还有一个最主要地目的就是为了电影的宣传。一般社会大众以资金入股参与电影的投资后,不管是为了自己喜欢还是为了让自己投资的电影有个好的票房收益都会自觉的宣传投资过的电影,加上互联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不仅仅为电影产业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在宣传上也直接冲击并改造着传统影业的格局,电影营销的精准化以及电影运营的大数据化等。这为电影的票房收益起到了很好的宣发作用。
同时影视公司还能绑定一批受益人,等到下一个电影项目的筹备时,也会有更多的人支持。这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大众投资人赚钱了,电影公司的知名度和口碑也上去了。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突破,电影质量的不断提升,中国国内的电影票房定会不断刷出新高度。在其他投资产品日渐败落的市场情况下,而影视投资的优势也已逐渐凸显出来。
[特别声明]:部分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版权,除非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有侵权,麻烦请联系我们协商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