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行记之苗岭秀

作者: A超然燕处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23:22 被阅读77次

第四天。

从凯里出发,参观当地苗侗风情园。当地对旅游管控很严,这里虽是购物中心都设在旅游局旁边,质量、价格都有保证,不似云南旅游坑那么大。

据导游讲,苗族有“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豫鲁冀地区,其祖先是蚩尤,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有五次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在我们的教科书里,黄帝炎帝战蚩尤,是极其重要的事件。黄帝胜利之后,一统中原地区,成为华夏正统,因此汉文史籍特别是儒家典籍对蚩尤多有恶评。但在苗人心中,祖先蚩尤骁勇善战,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这些苗乡的阿哥阿妹说起来都非常自豪。这也应证了那句话:历史是胜者书写的。

说起苗族,想必大家就会想起独特的吊脚楼、漂亮的银饰、神秘的蛊术,还有神奇的苗药。这个风情园全方位展示了苗人生产生活的场景。

苗女的华服 苗王的卧榻

下午去西江千户苗寨,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寨门口石子铺就的广场,是不是也很漂亮 大门挂着他们的图腾牛和蝴蝶 依山而建的吊脚楼 站在山顶,可以看到整个寨子,甚是壮观 慈祥的老阿妈

下面这张照片重点有两个,一是阿妈没有白头发,因为苗族妇女喜欢用发酵的淘米水洗头,还有每天梳头20分钟。第二个就是风雨桥上的字谁认识啊?这里有八个风雨桥,一路过来没有一个字认识,感觉自己像文盲了。

还有这个谁认识?同行的小帅锅指着牌子一字一顿的念:大~参(can)~果,引得卖水果的小姐姐大笑。

第一次看见像海参的火参果 老阿妈们表演十三道拦门酒 遇到游街表演

西江苗寨商业化气息很浓,到处都是商铺、客栈、饭店,已经没有苗人在里面居住了,而许多人来也是到此一游、拍照走人。

河边拍照的游客 换了苗服准备拍照的姐妹

苗族的长桌宴很有名,近距离了解了苗妹的高山流水敬酒仪式。

迷你长桌宴 大哥好酒量

PS:苗家秘方

导游和苗妹介绍了几个苗医秘方,大家拿去不谢:

治风湿:大葱白三段、老姜片三片、独头蒜三颗、熟鸡蛋白两颗,银碗预热,用纱布包裹起来揉关节不好的地方。

治脚气 :白萝卜煮水天天洗脚,一个月见效。

治痛风:玉米须用银杯泡水喝

治结石 :山核桃、天麻碾碎,配蜂蜜,按1:1:1配,经常吃。

治腰疼:盐巴炒黄,加艾草,放银碗里走带脉。

相关文章

  • 黔行记之苗岭秀

    第四天。 从凯里出发,参观当地苗侗风情园。当地对旅游管控很严,这里虽是购物中心都设在旅游局旁边,质量、价格都有保证...

  • 苗岭春早

    苗岭春早 春来黔贵尽妖娆,喜讯传家夜打糕。 载舞银装迎远客,开年金酒换新桃。 苗乡富庶千山秀...

  • 黔行记之微言甘黔有别

    结束了六天的贵州之行,感慨颇多。 作为一个甘肃人,很是羡慕贵人(贵州好多广告牌上称自己是贵人,这大概也体现了他们的...

  • 黔行记

    镇远,西江千户苗寨,荔波小七孔,黄果树瀑布是来贵州后首当要去的景点 镇远篇 镇远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这座小镇有悠久的...

  • 黔行记

    二小相随烂漫游 烟雨微微润层楼 锦衣难掩娇羞颜 玉指淌出七彩绢 清音妙影柳巷间 二小相随烂漫游 风雨楼前百叟宴 花...

  • 湘黔渝鄂骑--凯里市

    从湖南怀化开始湘黔渝鄂骑行二个多月四千多公里到湖北宜昌结束,经过各县市记录之。 凯里市简称"凯",别名:苗岭明...

  • 黔行记(二)

    贵阳街景 这次贵阳之行带上了妈妈和小姨。她们曾经曾经在贵阳生活过五、六年的光景。 然后,就再也不曾回去。她们和贵阳...

  • 黔行记之古镇与繁华

    今天是在贵州的最后一天。 行程很轻松--青岩古镇。吃了著名的青岩猪脚、糕粑稀饭,在熙熙攘攘的古镇街道东张西望半小时...

  • 黔行记之飞瀑流玉

    第五天,压轴游--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

  • 黔行记之横跨黔东南

    旅行第二天。 按照安排,今天本来应该是去看“一棵老树”--黄果树大瀑布,可因为限票,临时改去小七孔,玩完住镇远古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黔行记之苗岭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ej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