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有了小肚子,哪怕明明是瘦子,还是会显胖,甚至让人误以为怀胎三月。
小肚子影响的可不只是美观度,它还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英国有句古谚语,裤带越长,寿命越短,很多疾病都和它有关。
不要怕,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怎么赶走讨厌的小肚腩吧。
几十秒测测,你的小肚子需要减吗?
上次发冻龄女神征集,很多人都在评论里说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小肚子。
那怎样算没有小肚子呢?如果心里没数,不妨自测一下~特别是BMI>25的胖友们。用皮尺量腰围是最传统的方法了,如果你的腰围超过80厘米(男性超过90厘米),就属于腹部肥胖了。
但也有的人骨架大,可以同时量量臀围。看腰围和臀围的比值,女性大于0.8,男性大于1,就是腹部肥胖,需要考虑减肥了~
▼
同事说自己的小肚子上肉有点多。我们帮她量了下,腰围66cm,臀围93cm,腰臀比为0.71,属于正常范围~
▼
还可以量皮下脂肪厚度。
手指捏起自己肚脐旁1厘米的肉肉,用尺子测量皮肤上下厚度,别忘了除以2,就得到大致的皮下脂肪厚度值啦。虽不准确,亦可作参考。正常来说,如果你(成年女性)的皮下脂肪厚度大于20mm,才算肥胖。适当的内脏脂肪是身体的必需品,那些捏起肚子,厚度不到24mm的瘦子们,就不要对自己太严格啦。
对了,成年男性的皮下脂肪正常厚度为5-15mm。
▼
还有脂肪卡、皮脂厚度计这样的小工具,更为精确,健身的同学应该不陌生~
▼
为什么有些人瘦,还是有小肚腩?
其实瘦子腰腹有肉还蛮正常的,一些有健身习惯的人也有。腹部完全没有线条也不够健康好看。
▼
尤其是穿那些材质软而贴身的裙子,比如说真丝裙,最容易暴露小肚子。肚子再小的人,都很难看起来小腹完全平坦。
▼
因为小肚子上不止有我们可以摸到的那层肥肉(学名皮下脂肪)!
肥肉旁还有位经常被忽略的邻居朋友——内脏脂肪。一些人明明不胖,皮下脂肪少,但有小肚子,就可能是囤积了太多内脏脂肪......
▼
适量的内脏脂肪并不可怕,它是我们体内脏器的守护神,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但一旦内脏脂肪超标,就可能得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
而且内脏脂肪和肥肉喜欢并肩作战,一旦内脏脂肪增多,肥肉也变多。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内脏脂肪一般是怎么变多的呢?
吃是万胖之源。
很多女生喜欢一边吃薯条薯片一边煲剧,这些油炸食品都属于油脂高的食物,吃多了都可能转换成内脏脂肪,你上一次吃它们是什么时候?还有,我们喝的每一杯奶茶、碳酸饮料,吃的每一口甜食,都属于高糖分食物,和内脏脂肪也是好朋友。
适量的糖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但如果糖分多了,能量超出体内需求了,多余的糖就会转化成内脏脂肪作为补给能量包。
对了,有喝酒习惯的朋友也要注意控制量。酒精会抑制脂肪燃烧的哦!一些中年男士的啤酒肚就是这么喝出来的。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小肚子都是吃出来的。
湿气重的人也会有小肚子附身。
你们会不会总觉得自己睡不够,一整天都没精神?都说春困夏乏秋打盹,也有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
▼
小肚子和遗传也有关系,有些人天生是腰部易胖体质……
另外,一些生活中的体态问题也会形成“小肚子”,比如骨盆前倾,如下图:
▼
更残酷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肚子也更容易增长,身边很多妈妈们都难免有些小肚子。
▼
如果你年轻轻轻,身材苗条,不爱吃零食,却偏偏还是有小肚子。
朋友,你一定属于久坐不动一族,而且平时还不爱运动。
美国1988-2010年就有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无论男女,不运动时,体重和腰围都显著增加。其中女性平均腰围每年增加0.37%,男性则为0.27%。
敲黑板!喜欢煲剧的朋友注意了~
我之前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还看过另一项研究,每天观看超过3小时电视的女性比每天观看不到1小时的女性,患“严重腹部肥胖”的风险高两倍。
如何和小肚子say bye?
想瘦小肚子,很多人都会说最重要的是管住嘴,迈开腿!
说起来有点老生常谈,其实是对症下药。管住嘴也不是说节食,节食治标不治本,减掉的肥肉很容易反弹。如果真想瘦小肚子,还得减内脏脂肪,如何促进新陈代谢。
selina排毒小白瓶,以红树莓果浆为载体,添加硒元素。树莓中蕴含的树莓酮是促进体内脂肪燃烧的好帮手,硒也可以帮助身体加快新陈代谢,配合适量运动,可以有效减少皮下和内脏脂肪,从而减掉小肚子。
特别是马上要过年了,毕竟交际应酬大鱼大肉是逃不掉的,随身常备selina,远离营养过剩的烦恼,帮你轻松获得轻盈体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