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投资和交易

投资和交易

作者: yanqing1 | 来源:发表于2019-06-03 14:59 被阅读0次

投资和交易皆是古老而博大精深的学问,市面上成宗成派的著作汗牛充栋,我也没有能力做综述和深挖,只是想通过不一样的视角谈一下我眼中的投资与交易。

投资的本质是低买高卖,不管是投机类型还是所谓价值投资,还是各种稀奇古怪的投资类别,都改变不了其赚差价的本质。

既然是赚差价,那么投资标本身的解释应该放在次一级的位置。要理解这一层,你首先要明确懂两个前提道理:1、这世间任何东西的价值都是难以估量的;2、没有永恒的所谓价值,你只不过是赚取标的本身价格生命周期的一个差值。

这时你肯定会疑问,一袋盐就是五块钱啊,我买房既能收租又升值就是赚钱啊。我举几个栗子:在沙漠中的人眼里水就是黄金,在土著眼里钱就是废纸,在河马眼里金子跟沙子一样。同样,在某些嗜好人的眼里,茅台就是软黄金,在某些人眼里它就不值品牌溢价。而定价反映的是某一刻该标的的众多博弈下的一个暂时价格。我们要承认在不同客观、主观环境下多方对其真实价值的判定差异。

其次,在标的的任何一段时间都可以投资套利。里面有两层意思:1、标的都是有价格生命周期的,不管周期内价格向上走还是向下,都可以套利;2、标的周期的判定和价格走势事实上也是由你自身主观判断的。

因而,其实你在投资套利中赚的是两方面的钱:1、标的本身周期内在大趋势下变化的波动;2、你对标的所处状态的判断比市场平均水平高而赚的钱,也就是现在常讲的认知变现。

这里有个笑话:价格是谁定的?股票价格,是每天交易临近结束的时候,由那个最跃跃欲试的买家和最悲观厌世的卖家联合决定的。这两个人擦肩而过互道SB,所以市场价格毫无共识可言。这俩货的非共识搞出的价格,总是捕风捉影,总是摇摇欲坠。

再来回到正题,再再强调一下:投资标的本身的解释应该放在次一级的位置。投资标的的选择应该是你投资策略、方向和风格定好后选,而标的本身的解释会干扰你原先的投资策略。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市场上不同投资策略和风格的目标不同,也就是赚的就不是同一拨钱。

例如股灾和大萧条时期,极致悲观主义下的格雷厄姆眼里的价值投资,核心思想就是两个单词“BUY CHEAP”,赚的是“赚不到无所谓,但我再也不想亏钱了,我对未来也没啥希望和愿景,只求在最低价值上下赚个浮动价,为此我不惜把一匹赛马庖丁解牛,把各种部件分拆卖算个总和给出价”的钱。

和我经历的币圈牛熊周期一样,在大家眼里,熊市都是周期论,因为在大环境下人的选择和判断极为渺小无力,这个时候审视自己手里的币种发现都是些什么垃圾,用价值投资做个估值吓出一身冷汗:团队配置缺陷、链TPS低、生态热度不行、发展方向有问题等等。把这些统统估量一遍,价格取决于最短板,美其名回归实际价值。而牛市大家都是股神附体,这时候最长板就是最热捧的点,其价格就是项目本身价格、未来期望和各种溢价之和。

(我们拭目以待和巴菲特这样一个“低成本、好生意、护城河、持有一辈子”的价值投资者,CX“不稳定、易被操控、舆情变化大、未来属性”的数字币的孙老板会有什么样的进展,我估计悬,两位就不是同一世界的“赢家”,也许根本不会从心底里认同对方。)

在投资中,一般会有价值投资、指数投资和投机类投资等几种被通划入投资概念里,但是几者的理念天差地别。

价投就是好标的好价钱长持有。相比而言,指数投资是弱者思维,随波逐流,如某所言——赚周期的钱而非赚能力的钱。这是坐电梯和爬楼梯的区别。当然弱者思维不代表你弱不禁风,现在价投都不讲究绝对收益了,整日冥思苦想的就是如何击败指数。

当然无论是格雷厄姆式价投,还是巴菲特式价投,还是走选择高成长股的思路,还是指数投资,甚至抓趋势的投机行为,从能否赚钱的角度看,都没有根本的对错之分。无论如何,只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能令人肃然起敬。

但是千万千万不要几种方法混着用,要知道每一种策略都有其价格回归线,都有其特有的周期规律和频率,就好比你总既想又想,想赚取共振的钱,却不知道其区间象限,甚至都不在一个平面内,那除非得有穿越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总会因为过度关注标的本身,试图通过标的本身的解释去强套变化的市场现象,最终会很容易把自己封闭而套进去出不来。进而又会影响到原来自己设立的策略和方向。比如对公司营运情况的判断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定,甚至是把公司高层管理统统撸一起也不能保证什么,过度关注无异于自我安慰,说给其他人可以,但自己信那就蠢了。

克拉曼引入安全边际的概念:

而安全边际的核心意义是避险,因为价投理解的风险不是证券价格的波动,而是本金永久性的损失。安全边际,就是你的决策即使在失算、失运、失心疯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不亏钱的安全垫。而安全边际的实现途径是靠买入价格,买入价格越低,安全边际越大。白送你的资产最有安全边际,如此你亏损的可能性为零。

风控和仓位管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交易是伴随投资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流程,交易本身没有什么广泛意义上的歧义,就是交换易手,但是由于标的的交换频率不同,因而交易的成本和效果跟市场流动性有关。在市场化程度深的行业和交易市场,交易的成本低,(在高频玩家里实际也没有延迟,都是及时,所以没有啥大的差别)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指令,普遍的撮合交易下,实时证明,人工智能预测是没有卵用的,这根技术没有关系。

而在流动性小,甚至没有流动性的环境里,它的成交成本很高,需要一群人或一个行业来协调,例如股债房地产的买卖。事实上我所知的一级市场投资,国内很大一块的投资收入,其实来源于过分通过成交时压低价格而实现,当然这也是投资交易和谈判艺术的体现,就跟买菜讨价还价一样也算。

总而言之,在整个投资和交易中,不要忘了核心只是低买高卖。其他多余的理解和偏见都会让自己成为他人的筹码交易。肖老板从保险和银行拿了海量的钱去不断买+质押,构建自己的金融帝国,包商银行这事也不知道是谁最终受了益。但是从古至今,亏的一方就没变过。

要问哪里的钱最便宜,如果你不是头头,散户存银行和保险里的钱最便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投资和交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cc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