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1988年,那时我并没觉得自己多幸运,生活在北方农村的我,常因为一年四季饭桌上不变的菜色烦恼。
我们最常吃的是萝卜和南瓜还有白菜,因为年年日日吃这些那时候一提到这几样菜我便噘嘴。晚饭的时候桌上必不可少的是萝卜咸菜,要不就是炒萝卜丝儿,在我的抱怨下娘终于不耐烦的换了样儿,那便是南瓜宴,今天南瓜丝,明天南瓜条后天南瓜片,还有南瓜块儿我们足足吃了一星期的南瓜。
常有人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想说这两样菜我都不爱,尤其冬天的时候,娘总会买上一大堆白菜屯在家里。有时候白菜混着萝卜炒,有时白菜配着南瓜炒,这便是娘的创新了。
我们家还好点儿,每个月娘都买一次肉吃,奶奶家就更甚了,一年四季菜里不见一点荤腥儿,想要吃点肉只能等到年下,我常常在想奶奶是不是没有味觉,要不就是她炒菜不尝味儿,菜总炒的的齁咸。有一回我没忍住问道:“奶奶你为什么每次炒菜,放那么多盐?”
奶奶则笑着半开玩笑的对我说:“咸一点就着饭正好,要不然菜不够吃了。”
那时候我就很不理解,为什么不把菜炒好吃一点,非弄那么咸,还叫人少吃点儿,干脆别吃更省了。
这还不算,奶奶炒菜的时候每次都只放一点油,油少菜就有可能烧焦,不过奶奶有办法她往锅里加上半碗水,于是我们吃到的便是水煮菜了。我还常看奶奶摊煎饼,每次摊煎饼她不是往饼铛上倒油,而是拿一块蘸了油的棉花,往饼铛上抹,那时我就觉得奶奶真是小气到家了。
每次我挑食的时候,爹总皱着眉说:“快吃吧,你们赶上好时候了,吃喝不愁,我们从前饥荒的时候吃不上饭,树皮和土都要吃的。”
我则撅着嘴不说话,然而我却对爹的话不以为然,总觉得他太过危言耸听,怎么就能穷到吃不上饭呢,树皮和土怎么吃?直到后来大一点儿,偶然间看了余华的《活着》那时候的人能因为一个红薯争起来,一袋小米成了宝贝。
后来看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穷自尊心强的孙少平每次打饭的时候都等别人打完饭,最后一个去领自己的黑面馍馍,甚至还在学校饿的晕倒,我听过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现如今来看是富裕限制了我们,对过去那些经历过穷苦人的想象。
我以为世界和平,所有人都安居乐业的时候,当我看了《追风筝的人》,才明白战火的硝烟依然弥漫在其他国家,那些过去老一辈经历过的痛苦,依然在其他地方重复着,我突然明白了这世界最可怕是战争,战争能让人一夜之间没有家园没有亲人,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保。
从那些小说里我窥见了生活在兵荒马乱没吃没喝的人们,忍不住心疼那些老一辈的人,他们忍饥挨饿受了多少磨难,而我们也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情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的一切。感激那些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生活的先烈。但愿世界永远和平,每个人都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