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期间,读书笔记,见缝插针,不能按时发布,还得修行。
今天读的是《理解媒介》第16篇印刷术相关内容。《理解媒介》共33篇,每天读一点。一个月也未必能读完。日日不断即可。
一
印刷术:明晰而又可重复的形式。
电子时代之前,印刷术是信息唯一得以快速准确复制传播的途径。手抄本容易讹误,有心人改了几个字,后人沿用,又改,终于面目全非,失去原味。
口口相传,信息损耗量更大。为了利于传播,口头信息,都会强调合辙押韵,循环往复,便于记忆。
唯独印刷术,承载量大且可以实现信息的精确复制。
二
原文:如果没有印刷品和蓝图,没有地图和几何,现代科学技术的世界是难以存在的。
讲印刷品可以理解,扯到地图和几何,是为什么?
紧接着第二段,讲到由于航海地图的珍贵,产生了一个有利可图的黑市——秘密地图被广泛地出售。
更重要的是说到中世纪的制图人尚不知后来统一而连续的空间知觉为何物。这就很难理解。
联系上下文大概知道麦克卢汉说的是地图画法的不同,搜一搜图片也能看出现代地图与中古地图的区别。
中古地图,有地名,有相对位置,却不精确。不是按照比例尺来画,空间不连续。
难理解的是什么叫统一而连续的空间知觉?透视法?按比例?留待后面也许有解答。
三
原文:穷尽世间的言辞也无法令人满意地描绘一个圆桶之类的东西。
在之前的阅读中就学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