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人,每当提起长清大素包来,都会有些感慨,不仅价位便宜,还清香可口,很适合老济南人的口感。“长清大素包”,也颇有些来历,不妨简单给大家说几句,以飨读者。
相传,清光绪年间有位不知名姓的农民在长清城关西门里路口处,开了一个门面经营素包,附近有个手艺人名曰赵君样,他时常买些素包吃。食之感觉味道与众有些不同,又见此素包销路不错,便开始经常以买包子为由,上前搭讪套近乎拉家常,偷着学艺留意素包的制作方法。然后,这位赵先生也做起了素包生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赵君祥逐步对素包的馅料选择、配料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改进,使素包的味道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了长清县的名吃,后被人们称为长清大素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笔者家附近的济南新市场的“新梅村”国营饭店,主营“长清大素包”,有时来不及做饭,我就经常光顾该店,买几个大素包充饥。后来,改革开放的浪潮,把这些“国有企业”都摧毁了,员工下岗自谋生路,店面也被当权人变卖,盖了“万达广场”,长清大素包也就消声灭迹了。虽然,后来也有人卖起了“长清大素包”,要吗在面粉里加“泡打粉”被查,要嘛贵的吓人(英雄山西面有个店面,一个小素包要价2.5元)。这几天济南大降温,预报要达到零下24度,再加疫情严重,囚在家里,我今天突发奇想,回忆起长清大素包的味道,然后自己就根据回忆素包的味道,试探素包原料的构成,经过一番构思,准备,发面,备馅料,下午开始正式挑战自我了。没想到包子一出笼梯,还真有点当年的味道,全家也不亦乐乎,心情舒畅了不少。
包子馅清香可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