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解读《坛经》名句: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作

解读《坛经》名句: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作

作者: 行德学派 | 来源:发表于2025-10-31 01:26 被阅读0次

《坛经》: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本来的心,洞见自己本具的佛性,那么他当下就可以被称为“丈夫”、“天人师”和“佛”。

“自本心,自本性”:这是禅宗修行的根本目标。它指的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清净无染的“真心”或“佛性”。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觉悟的根源。众生因为被无明、烦恼和妄念所遮蔽,所以无法认识它。

“识”与“见”:这不是指用眼睛看或用头脑分析的知识性理解,而是一种直接的、当下的、超越概念的证悟和体验,即“明心见性”。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觉醒状态。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佛性人人本具,成佛不假外求。 一旦向内证悟了这个真相,个体的身份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迷惑的凡夫转变为觉悟的圣者。下面的三个名号,正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这个觉悟者的境界。

重点解释:“丈夫、天人师、佛”

这三个名号并非三个不同的个体,而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来描述同一个觉悟者(即“明心见性”的人)所具备的品格和境界。它们构成了一个递进或并列的完整画像。

1. 丈夫(调御丈夫)

字面意思:大英雄、大勇士。

佛教深层含义:这里的“丈夫”并非指性别,而是指一种无比勇猛、坚毅的精神力量。他战胜的不是外在的敌人,而是内在的心魔和烦恼。

  能调御自我:他能够调伏自己的贪欲、嗔恨、愚痴、傲慢、怀疑等一切烦恼。这是最艰难的战斗,能战胜自己者,方为真正的“大丈夫”。

  能决断生死:他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有决绝的见地,不再被生死问题所困扰和束缚,具有超越生死的智慧和勇气。

为何“明心见性”即是丈夫? 因为只有彻见本性,才能从根本上斩断烦恼的根源,拥有降伏自心的绝对力量。这种内在的胜利,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功绩。

2. 天人师

字面意思:天与人的导师。

佛教深层含义:这指的是觉悟者自然具备的教化与引导众生的能力和资格。

  “天” 代表天道众生,虽然福报很大,但仍未解脱轮回。

  “人” 代表人道众生,有苦有乐,是修行的好地方。

  “师” 意味着他能够为天界和人间的所有众生指示正道,教导他们走向解脱。因为他自己已经走通了这条路,见证了真理。

为何“明心见性”即是天人师? 真理是普遍的。一个证悟了宇宙人生真相(本心本性)的人,他所体悟到的法则是适用于所有众生的。因此,他自然有资格和能力成为天与人的导师,因为他指向的是终极的真理。

3. 佛

字面意思:梵文“Buddha”的音译,意为“觉悟者”。

佛教深层含义:这是最高的称谓,代表圆满的、无上的觉悟。

  自觉:自己已经彻底觉悟。

  觉他:能帮助其他众生觉悟。

  觉行圆满:觉悟的智慧和救度众生的修行都已达到圆满。

为何“明心见性”即是佛? 禅宗认为,佛不是遥不可及的神祇,而是觉悟的状态。“本心本性”就是“佛性”。所以,当你证悟了自己的佛性,你当下就与佛无二无别。六祖惠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这正是“即心是佛”、“顿悟成佛”思想的直接体现。

总结:

丈夫、天人师、佛这三个名号,为一个“明心见性”的觉悟者描绘了一幅完整的肖像:

对内,他是一个能战胜一切烦恼的大丈夫(自利成就)。

对外,他是一个能引导众生走向觉悟的天人师(利他成就)。

就其本质而言,他就是一个彻底觉悟的佛(圆满成就)。

这三个名号一体同辉,共同揭示了一个核心信息:成佛的潜能就在你我心中,不需要向外攀缘。一旦向内证悟,每一个平凡的众生都能焕发出如此崇高的、本自具足的品格与境界。

相关文章

  • 无标题文章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 六祖坛经讲记12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

  • 坛经个人理解第十七段

    坛经第十七段 原文: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

  • 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出自佛学成语

    成语 见性成佛 释文 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成语 剑树刀山 ...

  • 《心灯录》见自本心 识自本性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六祖云:“人当见自本心,识自本性。”亦可谓亲切极矣。今说到心性两字,人便茫然,不知何...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第二 (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第二 (四)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 《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 悟无念法

    悟无念法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

  • 般若三昧

    什么是般若三昧? 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 具体什么是般若三昧呢...

  • 日更美文| 夹竹桃(3)

    见性成佛,意思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出自《续传灯录》。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五:“久参泐潭,潭...

  • 坛经个人理解第十六段

    坛经第十六段 原文: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坛经》名句: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uix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