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白亦初,江湖人称“小白”。
4月9号考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我这两个月的努力也就找到了归宿。结果还算满意,因为小白发挥的很不错,大家不用担心哈。
考试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
我得重新好好规划自己大二下半个学期的生活,不能让时间白白浪费掉。因为浪费时间,会让我感觉到很难受,或者说很痛苦。至于为什么,你还别说,小白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之就想一直的成长下去,把成长当作我最重要的刚需。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昨天晚上,我思绪泛滥,想了好多未来我要做的事情。比如重新学习历史,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文化内涵。又或者好好学习专业课,拿个更好的奖学金。再或者是锻炼身体,刻苦练出迷人的八块腹肌。不过,最终我好像都不太满意,原因是我偏好于那些和生活息息相关且能给到我充足、系统的成长,让我确确实实发生变化的东西。
想来想去,不断地挑,不断地选,最后再排除了其他无数种可能,我选择了经济学。
为什么,我要学习经济学呢?
我翻阅了不少资料,看了不少文章,后来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学可能是最接近生活的一门学科。
我为什么一定要学习经济学
十九世纪末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马歇尔曾在他写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而且他的这一观点,至今也是备受认可的。
事实上,你会发现,当代的经济学家不仅研究经济政策,还研究历史、政治、文化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些善于用经济学原理来解决问题的专家,都大受人们欢迎。
我们来看看《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他们写的这套书,排名仅次于《哈利·波特6》的大众经济管理图书;并且荣登亚马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出版家周刊》等名大畅销书排行榜。本书版权被引进到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均登上当地畅销排行榜。(我在百度百科上查到的。)
之前网上流传甚广的一篇文章,张维迎老师的”你应该知道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正是用经济学来解释人性和社会的一些规律。这篇文章的受欢迎程度,足以证明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能够帮助我们看清问题的本质,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我本人是经济学院的学生,学的是保险学。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单纯地认为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资源如何合理配置的学科。现在读了大量的书书才知道,原来经济学远非我想象!
经济学是一门以研究人性为基础,研究领域几乎是延伸到生活的各个层面的学科。
它不仅是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还研究社会财产遵循什么规律、如何采取措施促使经济发展、如何以有限来满足无限,比如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之类的。看到这里,说实话,我兴奋了!我觉得这个爽啊。学习这么一门学科,竟然能够解决多个领域的问题,那不是万能知识吗?
我想人人都会对“万能知识”心动吧!不管你心动不心动,反正我是心动!现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几乎人人都有知识焦虑,害怕和这个世界断绝联系。但,如果你一直沉浸在那种碎片化的知识中,那种不痛不痒的成长我想也很难给你带来高价值。
你的大脑也需要一个图书馆
如果你想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认为从经济学入手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因为它几乎适用于每个领域,而且联系非常紧密。我们的大脑需要一个“图书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此外,学懂经济学,你会把形形色色的人间万象看得清清楚楚。因为经济学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更容易融入我们这个社会中。或许那个时候,你不会因为失恋而一直痛苦不堪、你不会去相信那些天上掉馅饼的免费服务、你不会怀疑那些积极行善者的美德。同时,你会对帮助过你的人心存感激、你会更加尊重金钱,但是又不看重金钱。
那么经济学这么重要,怎么去学习呢?
我是觉得最好是能够老师走。因为你自己自学的话,其实很难自成体系的,而且还有可能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好的老师的作用就是能够帮你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让你一开始就使用正确的方法去练习,不用走那么多弯路。我现在学习的写作也是一样的,加入写作营,认真地跟着老师走。听话、照做就是了,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差。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经济学的途径。
我自己是在得到app上付费199元订阅了薛兆丰老师《北大经济学课》(很早就有订阅,不过忙着考试和其他事情,就没花时间仔细看。)老师讲的很有趣,也对我很有帮助和启发。
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每天花固定的时间看他的文章。并且结合一周的内容去做思维导图,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会写篇文章之类的。我认为学以致用才是关键罢,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才是王道!反正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下次小白还会和大家分享关于学习成长的干货。
如果觉得有用,记得关注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