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参加了得到职场写作训练营,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和作业。也因为在知识城邦和学习群中分享了每一节课的思维导图笔记,收获了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肯定和喜爱。对于重要的课程都会想要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做好笔记,这一次也不例外。罗砚老师的职场写作训练营每一课都干货满满,所以,我每天在听课的同时都会打开电脑一边做思维导图笔记,并做成竖版思维导图知识卡片进行分享。看到我的笔记能够帮助到同学们复习课程,我也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
也因为这样的利他的动作收获了很多同学的关注和肯定。在训练营结束后,还有隔壁班的同学请助教老师来问我在是如何利用得到学习的。以下就是我根据同学的要求梳理的今年以来在利用得到APP进行学习的小小心得。
【得到app使用场景】
1.参加挑战活动。
加入得到好几年,之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年开始才好好在得到学习,学习的契机应该是要看罗老师跨年演讲的相关内容。看到了跨年演讲书目的阅读挑战活动,就参加了。特别是《历史的温度6》和《精进3》出版,得到陆续推出了《历史的温度》和《精进》系列的阅读挑战。因为有任务激励,每天就比较动力。但一开始活动不要参加太多。重要的是先完成一次挑战,后面就有信心和积极性了。
2.参加训练营。
因为参加了读书挑战赛,就每天会打开得到。看到了罗砚老师的写作营的体验营。带着好奇参加了。当时️️️工作很忙,没有同步每天学,是在后来补的课。觉得体验营很棒就报了正式营。
3.听书和课程。
这些也都是在完成了几个读书挑战后陆续参加的。每天在得到学习,收获很多知识,就更有动力学习了。
在完成读书挑战的时候发现了有些电子书还有语音朗读的功能,竟然还是罗胖的声音,而且一点不机械。在不方便看的时候,用听的也非常方便。之前读《精进3》时,有一部分内容就是靠“罗胖”读给我听的。我觉得这个功能也非常适合忙碌的人们利用各种碎片时间来用耳朵阅读。
4.搜索信息。
最近还发现在得到上进行一些信息检索也非常方便。也就是说可以把得到APP当成一个搜索引擎或者知识库来用。因为在得到上有300门各界大咖开设的课程,也有大量电子书和听书内容。课程和听书除了有音频之外,还提供文稿,大部分的听书还有脑图可查看。
当我在得到的搜索栏打入需要查找内容的关键词后,就会有相关的课程、电子书和听书的内容出现。对于想就一个问题搜索资料或是进行深入学习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方便的。
比如,我输入“非暴力沟通”,除了会出现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的沟通经典书籍《非暴力沟通》之外,还会有《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听书解读版本,以及多门在课程中提及《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或是谈到“非暴力沟通”方法和应用的内容。比如,吴伯凡老师就曾经在“伯凡日知录”、“认知方法论”等课程中提到相关内容。而我就可以在搜索结果中快速找到相关内容,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就会对“非暴力沟通”有更深的认识和启发。
因此,得到APP作为一个搜索工具的补充也是非常好用、精准有效的。
【学习时间安排】
1.碎片时间。
之前参加《历史的温度》系列读书挑战的时候,正好是过年期间。基本上都是利用中午陪孩子睡觉的时候看的。假期过去,看完了《历史的温度6》,很有成就感,也觉得得到的电子书体验感不错,非常适合利用碎片时间来读书,划线标记也很方便。
除了看书,我最近也利用早上洗漱的时间听书、听课,这样时间利用比较高。这样早晨出门前,基本上每日挑战任务就能完成了。如果不方便用扬声器,无线耳机很好,刷牙洗脸也不影响。
另外一个我非常常用的碎片时间就是在开车的时候听。
2.专门安排时间。
参加职场写作训练营的学习需要整块时间学习。对我来说,我能利用的时间是早起、午休或者等孩子们睡了。
这次参加写作训练营,我就顺便培养早起一点的习惯。一般是早上6点左右听课+做导图笔记。因为我习惯了倍速听,所以我都是1.5倍速度播放,这样听课的时间可以节省一些。边听课边在电脑记录笔记。这样在洗漱前基本可以完成听课和笔记初稿(用xmind记录要点、梳理逻辑关系)。
然后利用午休时间把早上做了一般的导图笔记进行美化,如果有时间就写一篇心得。如果中午来不及写完,就用其他碎片时间写,比如晚上回家如果有空的话,或者是利用陪孩子上兴趣课的时候(因为每天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是对自己的一个要求,所以写作营每天的学习心得也是我的写作素材)。
另外,写作营的测试是利用工作间隙完成的。
对于职场人来说,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原以为很多工作可以按部就班做下去了,结果外界的变化、领导的新想法、上面的新要求、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总是会让我们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很多要学习。而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则可以帮我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到最优质的内容。
未来的日子,继续学习,得到更多。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8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