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效的碎片化学习成长励志碎片化学习
三招拆解学习中最头疼的两个问题(上)

三招拆解学习中最头疼的两个问题(上)

作者: 职男小凡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3:43 被阅读15次

早年刚从业文案的时候,以为对产品有足够的了解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变着法的念叨产品好处,正如你所看到或听到的,类似“XX的好,别的产品代替不了”这样的内容垃圾就是我曾经的“杰作”

可后来渐渐的发现,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痛不痒,味同嚼蜡,不仅老板和客户不喜欢,我自己也开始有些厌烦了。

接着我便开始钻研一些方法论和技巧,什么“文案广告36式”、“十招写好转化文案”之类的东西看了不计其数,我把从中学到了一些方法投入到工作中,虽然加入了很多变化,却总有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

那时我总有一感觉:自己像是一位修行多年的功夫小子,有着一身的好武功,出南拳像南拳,踢北腿像北腿,可你让我真正的打出一整套拳法来,我可能一招也不会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个词——碎片,这时候我才突然发觉,原来是自己掌握的知识太碎片化了,我学到的技巧也好、方法也罢,都是在教会我如何使用工具,而这个工具能做什么,却没人告诉我。

这是我在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如何形成知识体系?我缺少一个框架、一个体系,将所学的内容支撑和串联起来。

好在我的头发还剩下一大半的时候,一本叫《营销管理》的书及时出现,不仅帮我构建起了知识体系,还教会了我怎样学习。

这是第一次有一个声音,抛开了那些技巧和方法,对我讲什么是营销、什么是文案、什么是顾客价值,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我需要思考哪些层面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文字、文采这些“表面功夫”。

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提升,我彷佛打开了脑中的“任督二脉”,现在,我就把自己建立知识体系的思考分享给你,希望能对你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发奋学习之前,不妨先弄清楚来龙去脉

我相信很多人不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但是靠着这股子冲劲儿一头扎进去,很有可能落得一个事倍功半的效果,原因很简单,在一个“点”上越扎越深,就很容易被困住,思维很难跳脱。

就好比我在上学的时候学习手绘,每天画几万条线,最后我是班里线条画的最好的,可是画单品和场景的时候,我的作品根本不能看,因为我只注重线条的美感,场景的透视、明暗关系、虚实关系完全没有表现出来,无论什么样的场景,看上去都是线条的堆叠,我的思维和眼光,都被这些线条给困住了。

很多高手有一个本领,叫“窥一斑而知全豹”,那是因为它们见到过完整的豹子,学习知识也是一样,切忌被单点困住,要尝试从这个点中跳出来,看一看这门学问的全貌是什么样,要不然就成了盲人摸象,把眼前知道的这么多当成了全部。


种好了一棵树,然后全力的生长,突破末梢

当我们建立好了知识树之后,接下来就要全力的生长,找到自己的边界。

当然了,你也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格局和认知,是没有上限的。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老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还是以写文案为例,我起初的认知就是觉得,文案嘛,描述产品,玩得花里胡哨一点,吸引眼球就够了。

可是系统的学习过后,我发现,噢,文案不止是这样,它同时也是一个消费者了解产品、购买产品的一个入口,再后来,我发现它还是架起消费者与品牌、产品的桥梁,这时候我再写文案的时候可能就不会再盯着产品,而是从一个更大的格局去思考,我的文案承载了什么价值,之于消费者,有没有让他们迅速获取有用的讯息;之于企业,有没有传达出核心的卖点等等。

我曾经的领导是一位著名的EMBA讲师,他说的一句话我至今铭记:一重认知就是一重天。去EMBA学习的人,根本就不是学习方法论,而是为了突破认知,避免让自己成为企业的天花板。



换一种思维方式去学习,往往能收获奇效

既然聊到了方法论,我们不妨再深入说一下。

我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我曾经看过的各种技巧和手段,那时候我奉它为至宝,可现在,我几乎很少拿出来翻看。倒不是说方法论不重要,而是我们要学会换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方法论。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在阅读书籍的时候,经常用到的思考方式,那就是:看方法论的书,我会研究方法背后的逻辑;看讲逻辑的书,我去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实现。

这种方法至少对于我来说非常好用,它能让我在脑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果有条件就顺便把整个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积累的越多,思考的就越多,能够成型的想法也会更多。

以上就是我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的一点心得,学习是一件很难的事,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它更需要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对待,我希望我曾走过的那些弯路就不要再有人步后尘了,毕竟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不应该浪费在走弯路上。

因为篇幅的关系,这边文章就写到这里,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会和大家分享学习中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想有点自己的观点怎么就这么难?

相关文章

  • 三招拆解学习中最头疼的两个问题(上)

    早年刚从业文案的时候,以为对产品有足够的了解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变着法的念叨产品好处,正如你所看到或听到的,类似“...

  • 便签法拆书《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次运用《这样读书就够了》当中提供的最强大的拆解工具便签法来拆解书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如何正确提问以及怎样做一个高...

  • 思维框架就是认知(二)如何快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问题拆解+框架思维+调用资源”三个能力的组合。 其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拆解问题的能力。 分...

  • python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Python中由于使用了全局解释锁(GIL)的原因,代码并不能同时在多核上并发的运行,也就是说,Python的多线...

  • 复盘拆解文章过程

    参加白杨师姐写作营昨天的作业是学习如何拆解文章,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头疼,如何拆解文章? 以前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只...

  • 过拟合问题的理解(Explore overfitting and

    深度学习或者说神经网络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也是最常见的问题,便是过拟合和欠拟合问题。过拟合体现在训练数据集中模型表现...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上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是最头疼的,其实不是孩子学习的问题,而是教育孩子出现了问题,只是体现在了孩子学习这件事上...

  • 拆解问题的两个方法

    假设驱动和构建问题树,这两个解决问问题的方法,曲老师5分22秒的课程我听了6遍,还觉得没有全部记住,可想我是逻辑能...

  • 曲凯:怎样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三)

    【公式化拆解的两个案例】 把复杂问题拆分成一个公式,对解决问题非常重要。下面是课程中专门用于示范的两个拆解案例。 ...

  • 读书笔记

    2021年6月19日 星期六 晴 今日学习内容:读《拆解一切问题》有感 《拆解一切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招拆解学习中最头疼的两个问题(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ad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