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药证直诀》心得——原序
安和中医课堂
自从关注了育儿保健这片天地以后,真心觉得小儿娇贵,容不得半点马虎啊!虽然本人尚未有一儿半女,但也为众多父母感到焦虑,毕竟现在社会有害健康的东西太多了,加之小孩又很脆弱,实在不容易。
《小儿药证直诀》这本书号称“中医儿科的鼻祖”,感觉不看不行,前段时间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弄到一本,里面很多东西,现在用起来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就想借此谈点我的感受。

原序是一个叫阎季忠的宋朝人写的,里面有几点很是掐中要害:
1、当时没有一本医书专门记载小儿的病怎么治疗,小儿根本不被古人看好,基本上就是养着看,好养的养活,不好养的就死了,似乎没人在意过一条生命的可贵。我感觉看到这里真的是很难过——为古代的小孩子难过!
2、小孩子病最难治,把脉不好把,他一不舒服就乱动,你也看不出是什么病,加上小孩子体格尚未长成,生病了只知道哭,一般人也不知道他究竟为啥哭泣,你更看不出他的面部表情究竟怎样才算正常。这些说法现在也是适用的,所以小孩子得病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大人焦虑,医生也往往束手无策。
3、更麻烦的是小孩子不能自己说出病症,完全要靠医生去想方设法诊治,要是遇到个庸医,一条小命眨巴眨巴就没了。这不是开玩笑,古代人因此丧命的小孩多达四五成呢,跟草菅人命也没啥区别了。
4、自古学医的人都知道,医大人容易,特别是体格强健的人,生一场病可能过段时间自己就好了,但是小孩子就不同了,生病是很要命的,他们体质很弱,不容易康复,所以学医者十年可以帮大人看病,二十年才能医治小孩。现代医学看似很发达,实际上是将小孩子跟大人等同看待了,这种情况下,小病尚可解决,遇到大病,非死即残,基本如此。所谓残,是指医好了还会烙下病根,变成难以根治的后遗症,情况可能更危险。

看原序,我自己是想了很多的,不说现代医学怎么不尽如人意,其实总的来说,把孩子送进医院就已经是问题了,再让孩子栽在庸医的手中,那就大大不该。作为父母,现在要一个孩子不容易,悉心照料是谁都需要学会的一堂实践课;而作为医生,让自己手中的每一位小儿健康起来,不留下任何病根是必不可少的追求。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依然奉行“大医精诚”的理念去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那么,说到这里,很多父母可能就要问了,孩子生病我也管不了啊,我怎么知道他什么时候就生病呢?其实是可以管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使神与形俱”,这个对谁都是实用的。

1
小孩子的饮食要健康,就不要轻易让他吃垃圾食品,或者有安全隐患的食品,不要说别人都吃得,自家孩子也吃得,这种什么都将就的心态对孩子是有危害的!饮食该怎样才算健康?找一家安全可靠的食品公司吃上两年“特供”,现在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毕竟有机、生态、绿色食品生产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要找一家纯正的也并非难事。知道吃什么,就要知道怎么吃,不管是大人小孩,我们都听说过“饭吃七分饱即可”的话,这是有道理的,过饱伤胃,对谁都是这样,小孩子更不例外,胃是后天之气的主要生产者,孩子今后健康与否,跟胃有莫大关系。小孩子吃饭,最好少吃多餐,父母不要嫌麻烦,再麻烦也就那两三年的时间,等孩子长大了一些,他的身体已经塑造成型,很多福利就来了嘛。

2
现在很多小孩,小小年纪就抱着个手机没日没夜的看电视、玩游戏,这是干什么啊?小孩子如果要学习,最好是直接买大字本在父母陪同下学,像电视、电子游戏之类的东西,真的很伤人,就连大人都抵挡不了来自电子产品的辐射,更何况是孩子呢。如果真是要为孩子健康着想,建议有这方面行为习惯的小朋友,赶快远离,父母也起好监督作用,不然怎么说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呢?此外,婴儿的生物钟是最原始的,没有经过后天打乱,所以但凡他感到困了,一定会第一时间反映出来,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及时把他哄了睡着,不要觉得孩子睡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那只是因为我们用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对孩子一点帮助都没有。这些东西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真的很实用!

总之,要让自己的孩子少生病、不生病,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孩子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行事,渐渐地,孩子形成好的生活习惯了,他的病自然就少了,将来他会感恩自己有这么好的父母嘞!
这就是我从《小儿药证直诀》原序中体会到的育儿心得,欢迎大家点评。

做个小小的活动报告:
安和南山中秋秋游活动
由安和中医文化学堂与南山部落共同举办,邀您参加终南山中秋秋游活动:
中秋共赏南山月,酿酒采药动手学
——学中医、游山水、品美食、过中秋!

南山营地▲
营地:陕西西安·终南山北麓南山部落
时间:10月3日-10月6日,共4天5夜
咨询电话:
13810538035(闫老师)
13572958957(何老师)
详情请戳:
中秋秋游招募 || 学中医,游山水,品美食,这个中秋不一样!
此文章为安和中医课堂原创,特此声明!
本文由“安和中医课堂”发布,2017年9月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