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谈:归来仍是少年

漫谈: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 无我无为无不为 | 来源:发表于2025-10-01 12:05 被阅读0次

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在于血肉之躯,更在于灵魂深处那一点不灭的“少年心”。这心,是好奇,是热忱,是明知世故却不肯同流的倔强。它不单是年龄的刻度,更是精神的维度。

从三维看,人是空间中的存在。我们行走于楼宇与街巷,被身份、职业、责任所定义。中年发福,鬓角染霜,是物理世界不可逆的熵增。许多人就此认命,将梦想折进旧课本,把冲动锁进抽屉。可真正的“人”,从不满足于此。他们知道,生命不止于长宽高,还有那看不见的时间轴——第四维度。

在四维时空里,“归来仍是少年”是一种选择,一种穿越岁月的自我锚定。时间会带走胶原蛋白,却带不走你第一次读到“明月松间照”时心头的颤动;生活会磨平棱角,却磨不灭你为陌生人撑伞时指尖的温度。张养浩曾叹“道心知有负,学术媿无成”,却在宦海沉浮中写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千古悲歌——那是一颗在沧桑中依然滚烫的少年心。人之所以为人,正因能在时间的洪流里,守住内心的坐标,让“我”始终是“我”。

而“三维F”,这个F,是Feeling(情感),是Faith(信念),是Freedom(自由)。它是三维与四维的交汇点,是人性的高光。当一个人走过半生,看透规则,却依然愿意为一只迷路的小猫驻足;当他尝尽冷暖,仍能为一句“加油”眼眶发热——那一刻,他超越了物理与时间的局限,抵达了精神的丰盈。这便是“归来”的真义:不是返老还童,而是在洞悉生活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

温度,就藏在这选择里。它不来自口号,而来自无数微小的坚持:是林楠二十年如一日献血,是他在捐献后笑着说“没有后遗症,只有成就感”;是中年人在加班归途,抬头看见月亮时轻轻哼起的那句老歌。这些瞬间,让“人”不再是数据与标签,而成为有光的存在。

少年不是年龄,是姿态。归来,也不必等千帆过尽,就在每一个你拒绝麻木、选择温柔的当下。愿我们穿越人海,被岁月亲吻或刻下伤痕,依然能挺直脊梁说:我走得很慢,但从未丢失自己。此心不改,便是少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归来仍是少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ict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