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终于开学了,为了安全,我校初三师生要全封闭十天。前两天同宿舍的年轻同事小王兴致高昂,风风火火地干完自己的工作,又帮助别的同事值班。第二天晚上画风突变,躺在床上的小王无精打彩,唉声叹气。
我问她怎么了?她大呼太无聊了。
“无聊,什么都做不了。痛苦,我要逛街,我要美甲,我要吃小龙虾……哪怕是有人和我干嘴仗也行啊!”
我想起去年我约她去喝茶,学插花,她一个白眼飞过来,悠悠姐,我才不去呢,无聊。你说的事情我顶多40岁才去做。
我不禁哑然失笑:看来我真的老了。
之后的几天,课余时间她要么找其他年轻同事,要么看李佳琦直播。
大概只要让她静下来,就是无聊吧!
02
会说无聊的,还有哪些人呢?我听到最多的是学生说无聊。这一类学生,学习,学不会;看课外书,看不进去;玩游戏,说没意思。
我曾经和他们交流过,那你怎么不无聊呢?
干干脆脆一句话:“不知道。”
也许无聊,对这些学生来说是一种生活常态吧!
03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以为孩子们的世界不会无聊。
我假期带四个孩子,一个初中生,两个小学生,一个幼儿园小朋友。有一天小学四年级的小侄子做完暑假作业后,躺在沙发上煞有介事的说了一句,好无聊啊!
如果说我听到小侄子说无聊,只是觉得是小孩子一时的戏语罢了,那么有一天当我听到幼儿园的小儿子说无聊时,我有一瞬间的恐慌和不解。
我问小侄子为什么觉得无聊,做什么才不无聊呢?
小侄子的回答是有好玩的、有好吃的,而不只是学习,看书,画画,或者说看电视。
我也问小儿子,你知道什么是无聊吗?
小儿子的回答是不知道,可是我想要你陪我玩。
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生来说,大概没有人陪,没有可玩的,就是无聊吧!
04
通过这些人的反应,我发现说无聊的人有几个特征。
一是越来越年轻化,年龄越来越小。我几乎没有听到成年人,特别是已婚的职场人说无聊。原因之一是成年人没有时间无聊,原因二是成年人的内心已上升为孤独。无聊还可说,而孤独往往不可说,或者是说了也没人懂,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暂且不提。
如果一个成年人还能说无聊,恭喜你,那证明你还年轻。我想了一下,作为80后的我,从小学到大学,好像从没觉得无聊过,和我一起长大的80后我也没听到他们说过无聊。
这是为什么呢?
我只能推因于时代不同,那时大天大地,除了学习,有很多东西吸引着孩子的我们,而且陪伴我们的是小伙伴和游戏还有大自然,不是父母。现在正好相反,陪伴孩子的是父母,爷爷奶奶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兴趣班、玩具等等。
我们是开放的,接地气的,他们是封闭的,远离自然的。他们的童年是缺失与土地与生命还有和周围人交往的童年,而远离土地和自然,人类就不能扎根于大地,很容易漂浮,缺少同龄的玩伴,很构建与人交往的自我情感体验。
所以,从幼儿园到学生到初入职场,一旦没有热闹来刺激,他们就感觉无聊。
二是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是被动接受的,没有内在的驱动力。
同宿舍的同事是按她爸爸的意愿考的教师,并规划考公务员,其实他本人并不喜欢事业编制的工作。她也是一个有能力很上进,懂处世之道的年轻人。在90后中是很难得的一个年轻姑娘。
无奈作为独生女,她不忍伤父母的心,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按爸爸的意愿在生活,而丰富的物质和既定的一眼看到头的被安排的生活,并没有带给他充实的快乐,一旦她闲下来,她会觉得很无聊。
学生中说无聊的大都是不喜欢学习,被逼着也不学习的。而这些孩子,他不单单是不喜欢学习,而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不要说给他们说梦想,说规划,说感恩,他们是无动于衷的。哪怕你和他们聊游戏、音乐、电视剧也丝毫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我尝试过探究他们的内心,我发现他们是混沌迷茫的,过一天算一天。真要说有什么想法,曾经一个孩子告诉我,他想当网红,他的理由是网红就直播直播,一个月就可以赚到几万块钱,而且附和者众多。
而我带的四个孩子,小学三年级的小侄女,我从来没有听过她说无聊。她不但能提前完成作业,还对所有的事情都有好奇心,包括照顾小弟弟,她也会做的很好。
我观察孩子两个月,发现当一个孩子他有内在的动力,愿意去做一件事情时,他就会觉得很快乐,而且能做的很好。当他内心不愿意去做,而是觉得被大人安排着去做的话,这件事情的完成就会大打折扣,而且没有快乐感。一旦没有人安排他做什么,他往往不知道要做什么,就会觉得无聊。
05
要怎样使说无聊的人摆脱无聊,这是个难题。
我对同事小王说,看书吧,我这里有很多书。她说她很愿意看书,也觉得看书充实内心,但她看不进去。
我对学生也做过很多思想工作,面对集体的,个人的,成功地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也有,很少。
我对四个孩子不是说教,是带着他们去玩,湖边、生态园、公园,特别是小儿子,他自己玩耍自得其乐时,我一般不管,需要我陪伴时,我会放下手中的事情陪他。
可见,小孩子的无聊最好解决,陪伴是最好的方式。中学生的无聊已经涉及到思想认知,单纯的陪伴和讲道理很难帮助他们。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正精力充沛,意气风发,需要探索体验,没有这样的环境无聊很难解决。
有时,面对他们说无聊,我发现自己的力量很有限时,我会有点无力感和难过。
等我自己在认知自己的过程中,我越来越了解到,无聊并不可怕,它的存在是一个人情绪的一种体现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摆脱无聊的方法,有时需要外界的干预,有时可以内在去消化掉。
不管是内化还是外界的干预,想要摆脱无聊,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是支点,没有这个支点,年轻时是无聊,再往后就是空虚了。
每个人的精神支点又尽相同,比如我的支点之一是文字和书,可是放到同事身上就不起作用,她应该找到属于的精神支点。
但我相信,人们的精神支点还是有共同之处的,这就是那些传承悠久而依然被认可的精神,比如远大的抱负,自信自尊,乐观向上,诚实善良,勇敢坚韧等等,这些都可以是我们精神的支点。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那么,给自己一个精神支点,我们能支撑整个人生,充实的人生,有内在动力的人生不会无聊。













网友评论